人物2 從無償獻血者 轉成獻血服務志愿者 陳偉憲為獻血者提供服務。 64歲的陳偉憲是血站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隊長,他用一年時間就做到了全國無償獻血五星級志愿者。 在血站獻血大廳、各獻血點和其他大型團體無償獻血活動中,經常能看到陳偉憲的身影,64歲的他身著服務隊紅馬甲,戴著厚厚的眼鏡,主動向獻血現場的市民打招呼,熱情耐心地指導獻血者填寫獻血征詢表,解答獻血者及咨詢者的問題,宣傳血液常識和獻血知識等。 自2016年加入血站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隊,陳偉憲的志愿服務工時已達到了2218小時,被推選為服務隊隊長之一。開展志愿服務的第一年,他就達到了701.5個小時的志愿服務時長,按全國無償獻血志愿服務表彰的規定,600個小時就是“五星級無償獻血志愿者”,陳偉憲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做到了“五星級無償獻血志愿者”。 2218小時志愿服務 愛人支持讓他充滿干勁 陳偉憲還清晰記得第一次獻血的情景: 1998年12月26日,他從中山公園南門騎自行車路過,剛好看到一輛獻血車,他覺得身體還不錯,便擼起袖子上了獻血車。怕家人擔心,他一直瞞著家人,直到2006年一份獻血證書寄到了家里――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家里人才知道,隨即也表示了充分理解。 2015年,由于超過了獻血年齡,陳偉憲開始轉向了無償獻血志愿服務。原本想退休后可以在家陪愛人看看書、唱唱歌,可愛人卻說:“我喜歡靜靜地待在家里做家務、看書,而你喜歡做志愿服務,反正家里也沒多少事做,你去血站做事情吧,我支持你,只是別忘記回家吃飯。”有了愛人的支持,陳偉憲渾身是勁,一天又一天,一次又一次參加活動,內心感到越來越快樂,也越來越充實。 “自訂”65歲生日禮物 志愿服務達到3000小時 目前,陳偉憲已經參與志愿服務2218小時。他坦言:“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明年65歲生日之際達到3000小時的志愿服務工時,拿到無償獻血志愿者服務獎(終身榮譽獎)。現在還剩下近800小時,一個月一般能做到六十幾個小時,我要盡力達到目標。” 他認真說:“我這輩子也沒得過什么榮譽。現在我64歲了,我母親也87歲了,孩子也要成家生小孩了,還能做多長時間,這個是沒辦法預測的。所以給自己定個目標,盡力去做,不留遺憾就好了。” 被獻血者打動 是堅持志愿工作的動力 讓陳偉憲堅持的動力是各式各樣熱心的獻血者。他回憶曾在SM城市廣場獻血點為一位外來務工獻血者服務,“晚上到七點多鐘,他扛著兩個大袋子走來。我以為他要問路,他告訴我要獻血。”原來,這位獻血者剛結束了修理窗戶的工作,從翔安轉車到SM城市廣場。以往獻血點在晚上6點左右就關門了,他一直沒能獻上血。獻完血后,陳偉憲給他拿了一盒花生牛奶讓他補足體力,獻血者揮手謝絕離去。“讓我感動的獻血者還有很多,大家的善心,是我堅持志愿服務的動力源泉。”陳偉憲說。 他強調,志愿服務有三個心得:看清楚、問清楚、寫清楚,及時準確地解決獻血者的需求,“無償獻血是社會發展的重要體現,雖然我已經超齡不能獻血了,但我有一個愿望,就是希望通過志愿服務把無償獻血的精神傳播得更廣、更遠,把我的剩余時間貢獻給社會,幫助他人,這就是讓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人物3 緣于獻血 攜手一生 施潔琳夫妻 5月22日,是施潔琳和趙京生夫妻倆的“紀念日”。8年前的這天,兩人因為一場獻血活動悄然結緣。更巧的是,兩人在2010年5月22日這天,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兩張印有紅十字標志的入庫證書,成了愛情萌芽的美好見證。 夫妻緣分 與獻血志愿活動有關 2010年5月22日,集美大學組織了一場獻血活動,施潔琳作為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現廈門醫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人參與了這次志愿活動,作為廈門華天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一員,趙京生也受邀參加交流。 施潔琳回憶,“我就是在那天第一次聽說了中華骨髓庫。后來才知道那天去交流的高校學生中,只有我和先生同時加入了骨髓庫。” 雖然至今都沒有接到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的電話,但施潔琳8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著中華骨髓庫的情況,“當時其他學生沒有加入骨髓庫,也有受到來自家庭的阻力的,但我跟我先生當時沒想那么多,只想著可以救人”,她笑著說,“事后我問先生‘如果有一天骨髓庫通知你配型成功了,你捐嗎’,我先生說,‘當然捐!’” 將5 22定為紀念日 夫妻倆相約獻血 2016年結束了愛情長跑,夫妻倆定居廈門。施潔琳夫婦兩人把5月22日定為了紀念日,“我倆覺得一起加入骨髓庫算是不小的緣分,就把它定為一個紀念日,約著去獻血了。以后只要工作安排得開,我們都會在這一天去獻血。”她表示,因為學醫出身,所以常常還會跟先生聊目前的臨床用血、獻血情況等。 其實,早在2009年,施潔琳就對無償獻血志愿服務有了極大的熱情,“很早就有這份心思了,第一次獻血和加入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都是2009年,養成了獻血習慣后,只要學校有組織,就一定會拉著身邊的人一起去獻血。” 2010年,施潔琳接手成為醫高專青協的負責人。此后,醫高專包括獻血在內的所有志愿者服務,施潔琳都次次不落地用心參與。 常接觸血液病患者 更明白獻血的重要 目前,施潔琳是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護士,常常遇見各種血液病患者,深刻體悟到了患者的病痛,“我以前在兒科做護士時,兒科的小孩患血液病挺多的;后來轉到血液科,更是經常和貧血、白血病這些血液病患者接觸。” 她反復強調:“造血干細胞意義非凡,可以救活一個人。如果沒有適配的造血干細胞就只能化療,不說身體能不能受得住,精神和物質上都是非常重的負擔。捐獻干細胞,一來能夠治病救人,二來能配型成功又是多大的緣分啊。” 施潔琳積極參與醫院的每次獻血活動,她感慨,醫院每次組織獻血時,血液科往往是沖得最快的,無論醫生護士,都非常積極。因為長期跟各種血液病患者接觸,深深知道血液對患者的重要性。 只要是能救人,一切都是值得的,施潔琳表示:“別人做得比我多多了,我做得還遠遠不夠。” |
相關閱讀:
- [ 06-13]去年廈門有33410人次的無償獻血者 總獻血量近17噸
- [ 06-12]今年7月至9月 廈門獻血點開放時間延至晚8點
- [ 05-25]“鐘山說事”為株洲獻血達人點贊
- [ 05-11]“為12歲女生獻血 全城愛心滾滾”后續:女孩已沒事了
- [ 05-07]“獻血冠軍”林標城:一次“炫耀”讓他走上“熱血”人生路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