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遼公園煥發新活力。圖為孩子們正在公園游玩。 廈門日報訊(記者 葉舒揚 通訊員 林曉莉 圖/廈門日報記者何炳進)從廈門曾經最大的水庫,到令人扼腕嘆息的“垃圾場”;從只有“耐臟”的胡子魚才能生存的臭水溝,到湖里區最大的生態公園之一……埭遼湖的華麗轉身,埭遼公園的建設改造,正是湖里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還百姓一方凈水的最好例證?!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今年以來,在河長制責任問題導向下,埭遼湖正開展五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造升級。引活水、截污水、種植物、勤管理,重獲新生的埭遼公園,將進一步煥發新的活力。 昔日廈門大水庫 淪為“臭水溝” 行走在埭遼湖邊,身邊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放眼望去,清新的湖面上掠過幾只水鳥,點起波光粼粼。倚著防護欄向下看,清澈的湖水中,一群群小魚正歡快地游著。游客們也喜歡這里——有的攜親帶友散步,有的環繞湖邊奔跑,好不熱鬧。 說起埭遼公園和它的前身埭遼水庫,不同年齡段的廈門人,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印象。時光回撥到本世紀初,作為廈門曾經最大的水庫之一,那時的埭遼水庫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成群結隊的水鳥和白鷺,上千上萬條魚游弋其中,伴著朝霞或晚霞,猶如仙境。 隨著城區的發展變遷,埭遼水庫進入了“生命中”黑暗的年代。挖掘機的轟鳴聲中,埭遼水庫的水域面積不斷縮小。到2010年前后,水庫降級成為池塘,除了臨時性排洪,已不具備水庫的基本功能。加之周邊未開展截流排污工程,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湖中,湖內水質日益惡化,氣味難聞。 臭水溝、垃圾場、淤泥混濁……埭遼水庫光澤不再,成了“老廈門”心中的痛。每逢夏天,湖面上臭氣熏天,更是令附近的居民苦不堪言。埭遼水庫,何時才能重現昔日的美景,華麗變身? 清淤引水塑造景觀 公園迎新生 轉機悄然而至。2013年起,由湖里區與廈門火炬管委會共同出資推進,埭遼湖開始了全面整治行動,實施美化“手術”。整治過程充滿了艱辛和困難——由于常年累積的淤泥、附近的排污點都較多,僅清淤、截污的工程,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為了讓水真正“活”起來,有關部門更是將九龍江的原水引入湖內激活水體,實現水體交換,并定期換水。 之后進行的改造提升工程,讓埭遼湖真正重獲新生。沿著整個水域,1.5公里長的環形步道蜿蜒延伸,一排排黃瑾樹撐起了樹蔭,還有鮮花點綴其間。沿岸邊筑起護欄,設置座椅,都為公園增添了安全與溫馨。 利用埭遼湖的水體,結合岸上景觀塑造,埭遼湖搖身一變,成為一座大型生態公園。2015年完工的埭遼公園是湖里區最大的公園之一,加上水體面積,總面積達14.8萬平方米,水質清澈、空氣清新,水鳥和白鷺回來了,居民游客回來了,往日的美麗與安寧回來了。 去年,湖里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埭遼湖納入了河長制監管水域。設置河道專管員組織每日巡查,及時清理湖面及岸上垃圾……作為湖里區東部的知名公園景點,強有力的管理讓埭遼公園成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換水堵污提升水質 改造再發力 埭遼湖雖然重獲新生,但對于高水質和優美環境的追求,促使湖里區市政園林局等部門加足馬力,持續整治。在最近一次水質監測中,看上去已是干凈清澈的埭遼湖水體,被檢測為劣V類水質。 驚訝之余,管理部門迅速跟進,很快總結出了原因。前幾年進行的改造工程雖然注入了活水,但湖區本身的水體交換能力較弱,如遇干旱高溫等天氣,就形同“一潭死水”。初次改造產生的“后遺癥”也逐漸顯現,水體pH值呈堿性,部分截污點也發生了管道滲漏等現象。 于是,從今年開始,埭遼公園進行了一次全面換水改造工程。工程將附近湖邊水庫的活水引進埭遼湖以促進水體交換,至今已完成兩次“補水”。同時,園區水泵、泄水閘等設施也進行了全面檢修,對排污涵道的裂縫進行封堵以減少污水滲漏,并對園區涵箱淤積進行了沖洗。埭遼公園及周邊區域的衛生管理也得到了加強,由專人進行巡邏,防止岸上垃圾雜物飄落湖內。此外,蘆葦等水生植物的種植,也將有效提高水質,增強水活性。 當前,湖里區河長制辦公室引進了第三方機構,對園區水質進行定期檢測,及時掌握水質情況。人們有理由相信,埭遼公園將以更加優美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令人向往的休閑勝地。 |
相關閱讀:
- [ 06-15]平潭12條溪流配備“保護人” 探索河長制管理新模式
- [ 06-14]靖城鎮到平和縣山格鎮考察學習河長制工作
- [ 06-14]河堤現3公里長垃圾帶 河北兩市河長制形同虛設
- [ 06-11]詔安建設鄉:落實河長制 開展清理河道行動
- [ 06-06]詔安霞葛鎮:貫徹落實“河長制” 保護河道環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