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19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臺灣民眾對大陸持好感的比例“首度超過”持反感的比例。 這條新聞在臺灣引起高度關注與討論。首先,按照綠營說法,這種民意逆轉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可能會對兩岸關系走向產生重大影響;其次,對很多綠營人士來說,這份民調出自立場偏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因此更真實可信,更具參考意義。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劉性仁向導報記者表示,這樣的轉變“并不令人意外”,臺灣民眾對大陸觀感的“翻轉”,從蔡當局上臺“執政”后就開始出現。原因有二:第一,蔡當局“執政”不佳,無法改善經濟,就業難且低薪化遲遲無法解決,使得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不滿,“逃離臺灣,遠走他鄉”成為潮流。蔡當局大搞政治斗爭也讓中間選民產生厭惡。而臺灣民眾在尋找新出路過程中,快速發展的大陸因語言生活習慣、思維邏輯相近而成為他們首選之地。第二,雖然兩岸關系在政治層面陷入僵局,但大陸一如繼往加大力度促進民間交流,尤其是新“惠臺31條”,給了臺灣民眾扎扎實實的利益。“當有越來越多臺灣民眾到大陸發展,當然就會對大陸有更客觀的了解與評價。” 劉性仁表示,島內民意逆轉也顯示臺灣民眾的務實與理性。“民眾想法很簡單,就是經濟民生。”因此可以說,兩岸的競爭已經進入到經濟民生與制度比拼的時代。 其實,臺灣“民意基金會”今年3月就公布民調顯示,蔡當局上臺后,島內支持“臺獨”的民意快速下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卻在不斷上升,對大陸有好感的民眾比例也在快速增加。對此,臺灣知名戰略專家林中斌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解讀說,此現象背后的關鍵原因,是大陸推出新“惠臺31條”,并稱“這是大陸非常厲害的一招,是一項大規模、系統性的對臺政策,不僅有利于吸引臺灣人才尤其是年輕人西進,促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而且可快速改變臺灣民意,增加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好感度和認同度,會對臺當局形成極大壓力”。 林中斌表示,大陸“軟硬并行”的對臺政策,軟的為主,硬的為輔,假以時日,臺灣民意遲早會被引導到“兩岸融合與統一”的方向上去。 |
相關閱讀:
- [ 06-19]海峽音樂公社在集美啟動 構建兩岸青年原創音樂孵化基地
- [ 06-13]兩岸鄉親再續緣海峽盛會又一春——第十屆海峽論壇觀察
- [ 06-12]“我心目中的大熊貓”金獎繪畫亮相兩岸特色廟會
- [ 06-12]2018兩岸青少年知行合一研學營結營
- [ 06-12]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已經正式啟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