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戲曲扎根校園 仍需更多扶持 “通過戲曲進校園,向青少年推廣戲曲文化,能夠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藝術鑒賞力,陶冶高尚道德情操,培育深厚民族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鼻f海蓉說。 在蔡黃鶯看來,學生學習傳統戲曲,不僅能夠開闊眼界,提高綜合藝術素養,還能傳承傳統文化,發掘培養傳承傳統藝術的好苗子。 但值得關注的是,戲曲文化要真正扎根校園也面臨著不少現實困境。首先就是“戲曲進校園”的經費投入相對不足。 “例如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以表演為主體,屬于差額撥補事業單位,財政只撥80%的人員工資。中心每年要為20%的工資及其他項目的資金努力演出創造收入,每年除了完成演出任務外,還要創作新劇目,工作任務重,無法保障固定的人才及時間投入到‘戲曲進校園’活動中?!鼻f海蓉坦言,加上中心創作經費有限,很難顧及專門創作適合大中小學生的課本劇等。 廈門市文廣新局文化藝術處的葉天霞也曾表示,廈門社會力量進入地方傳統戲曲領域的投資渠道不暢通,多元化的經費投入機制尚未形成。加大政府投入是專業戲曲院團扎實深入開展“戲曲進校園”的重要保障,如果財政沒有提供資金保障,“戲曲進校園”活動就無法長期、有效地持續開展,地方戲曲的保護、傳承與發展的目標也難以實現。 缺乏專業穩定的師資隊伍也成為影響戲曲進校園落地成效的因素之一。截至目前,廈門全市歌仔戲、高甲戲、南音僅有約26名市級以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遠遠無法滿足全市眾多大中小學的需求。多年來,“戲曲進校園”的傳承發展工作大多單純依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口口相傳。這種方式雖然生動活潑、易于學生接受,但也存在隨意性比較大等局限性。 廈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唐向陽說,廈門積極組織有條件的學校與專業戲曲院團結對共建,組織戲曲名家、專業演員兼職戲曲教學,提升“戲曲進校園”師資質量,還將開展戲曲師資專項培訓或舉辦培訓班,加大對學校專任教師戲曲培訓力度,持續深化“戲曲進校園”工程。 |
相關閱讀:
- [ 06-19]戲曲傳承要有創新精神
- [ 06-15]全本大戲《長生殿》在港上演 為第九屆中國戲曲節揭幕
- [ 06-13]團校共建“結對子” 廈門推進地方戲曲進校園
- [ 06-12]湖南邵陽花鼓戲《兒大女大》亮相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
- [ 06-07]“聲動·CBD”歌手大賽啟動 增設戲曲類唱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