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厝鎮鋤山村鄉村黨校義務講師宋旭明講述鋤山村革命歷史。 陳景賜 攝 東南網7月3日(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陳景賜 肖文鮮 余慶東)“今天參觀了鋤山鄉村黨校,重溫了入黨誓詞,聽取了該村地下抗日武裝斗爭革命歷史的介紹,我的內心深深地受到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政治堅定、精神振奮,工作上精益求精,紀律上嚴以律己,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參加翔安區紀委機關黨支部“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后,案件審理室干部蔡素娟在自己的心得體會本上寫下了這么一段話。 “七一”前夕,翔安區紀委機關黨支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全體黨員和各派駐紀檢組組長、各鎮(街)紀(工)委書記到內厝鎮鋤山村參觀見學,傳承革命老區精神和“泥土精神”,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97歲生日的到來。 “‘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道路。’這是內厝鎮本土詩人魯黎的哲學詩《泥土》中的一句。詩人借助這句詩,闡釋了樸實、無私、奉獻、擔當的精神內涵,體現了一種甘為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而勇于犧牲個人利益的大愛情懷。”參觀期間,內厝鎮領導介紹了該鎮獨特的“泥土精神”,以及該鎮入黨積分制和鋤山村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邊聽取介紹邊交流互動,參觀人員紛紛表示,共產黨人就必須具備泥土精神,即使手中的權力再大,也不能自視特殊,要甘于平凡,俯下身子踏實干,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真正為老百姓謀福祉,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貢獻,這也是“泥土精神”的內涵所在。 鄉村黨校義務講師、翔安一中退休老教師、老黨員宋旭明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上了一堂鋤山村地下抗日武裝斗爭革命歷史的黨課。 “內厝鎮鋤山村以前是地下黨活躍的地帶,有一處地下抗日武裝斗爭舊址。該舊址的歷史由來得從20世紀30年代初講起,當時中共同安縣委組織部長黃永妙同志曾在這里領導過地下抗日武裝斗爭,轟轟烈烈風風雨雨幾十年,留下了‘竹篙樓’等諸多斗爭遺址,涌現了宋公鋪、宋代、宋溫、蘇深淵等四位抗日烈士,在同安縣敵后抗日戰爭史上譜寫一首悲壯的英雄贊歌……”宋老師的講解慷慨激昂,富有激情,讓全體參觀同志深受啟發、感觸頗深。 內厝鎮紀委干部洪炳權在交流中說,內厝革命老區精神的實質就是“愛黨信黨,舍生忘死,艱苦奮斗,自強不息”,這也是一個個革命前輩的精神支撐。作為內厝鎮的黨員干部,弘揚革命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我們責無旁貸,必須走在前列。 “‘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內厝鎮革命先輩們前仆后繼、舍生忘死,經過不懈奮斗,在這一片紅色大地上繁衍出了革命老區精神和‘泥土精神’。在黨的生日即將來臨之際,機關支部安排了這一個紅色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大家到內厝鎮鋤山村參觀革命舊址和鄉村黨校、重溫入黨誓詞、聽當地革命斗爭史、暢談革命情懷,目的就是要深入學習貫徹實踐黨的十九大精神,讓大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進一步把革命老區精神和‘泥土精神’發揚光大,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認真履職盡責,努力譜寫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新篇章。”在參觀見學之后,翔安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 |
相關閱讀:
- [ 07-03]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翔安牽手永定開啟山海之旅
- [ 07-03]企業總部會館成發展新引擎 翔安開啟財富新時代
- [ 07-02]同安翔安輸水主線預計年底通水 每天可輸送原水22.5萬噸
- [ 07-02]翔安大嶝首屆“嶝海丹心”杯創新創業大賽昨舉行
- [ 07-01]廈門翔安馬巷鎮何厝、桐梓社區引進民間力量共建安全社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