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城事 > 正文

思明區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

2018-07-03 17:01:37黃璜 許曉婷?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亮點2

強化污染防治完善系統保護

全力構筑生態宜居空間

“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經過全面的治理,如今的筼筜湖既是市民游客休閑的絕佳去處,也是白鷺鐘情的棲息之所。全力構筑生態宜居空間,讓幸福思明處處都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面,近年來,思明區全力以赴改善環境治理,從污染防治工作入手,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的系統保護工作。2017年思明區公眾對環境質量滿意度居全市六區首位,高顏值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思明區的一張燙金名片。

全力推進工地揚塵污染治理、VOCs專項整治,深入落實“河長制”,開展小作坊污水排放專項調查,加強轄區內污水收集、截污納管工作,實施全面的污染風險源排查、嚴格的危廢管控,創新推行餐飲油煙在線監控、數字化管理……空氣、水、土壤,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思明區始終把三大污染防治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取得了顯著成效。2015年至2017年,思明區空氣質量連續三年排在全市六區首位,為廈門空氣質量在全國名列前茅做出了突出貢獻。與此同時,水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提升,思明區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接近100%,全區近岸海域水質明顯改善,上李水庫更是穩定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污染防治攻堅戰火力全開的同時,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是一樣的不遺余力,思明區以中華白海豚、文昌魚、白鷺三個自然保護區保護物種為核心,有效推動了珍稀海洋物種保護工作。不僅如此,該區還著重針對濕地、林地等展開系統的保護和修復,目前,已提高濕地保護量達到4869公頃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1.47%,森林蓄積量達21.89萬立方米。源源不斷的綠色資源,為思明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筑起綠色的屏障,更為轄區居民營造出更加生態宜居的空間。

亮點3

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生態經濟

社會發展實現綠色騰飛

經過改造提升,龍山文創園區的23處老廠房如今已是舊貌換新顏,文化產業與時尚設計、工業設計、環保等產業在這里不斷融合,迸發出驚人的經濟活力。曾厝垵、黃厝溪頭下,歷經了多輪產業轉型升級,也已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創產業、休閑旅游產業,曾厝垵村民的收入比三年前增加近10倍,溪頭下的休閑旅游產業鏈產值高達3億元。

近年來,思明區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劃定了28.45平方公里的生態控制線,充分運用“多規合一”平臺,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更加集約高效的產業空間布局。不僅如此,思明區還投入1.4億元用于科技創新與研發,累計兌現各項扶持獎勵超10億元,通過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務服務提速增效,全面完善人才激勵保障……通過因勢利導,促進技術革新、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真正實現了綠色騰飛。2017年思明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21.86億元,財政總收入224億元,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用全市不到5%的土地,創造了全市30%的GDP、近20%的財政總收入,其中軟件信息業稅收增量貢獻率達57%,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87.9%,高素質的生態經濟已成為思明區社會發展實現綠色騰飛的強大引擎。

亮點4

創新宣傳方式營造共治氛圍

引導全民踐行綠色生活

騎著自行車,沿著全國首條空中自行車道一路暢行,健身的同時,人們還可以從空中飽覽沿線的美麗風光。這條空中的綠色廊道,作為思明區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的生動實踐,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獎范例獎。

事實上,生活在思明區的人們,早已與綠色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去年,該區創新開展了“少開一天車呵護廈門藍”、“思明區文明騎行公益宣傳月”等綠色出行主題活動,帶動轄區居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更是作為全市試點,在全區10個街道98個社區908個住宅小區全面鋪開,實現了100%的垃圾分類知曉率和80%以上的參與率,廚余垃圾日均收運量約170噸,成為“廈門樣本”中的樣板在全國推廣。

綠色生活領一時風尚之先,得益于思明區不斷創新生態環保宣傳方式,積極整合各方力量,形成了“街道指導、社區引領、全民參與”的共治共享模式,創新打造了環保書院、環保講座、綠色陽臺、科學放生基地等一系列特色公益平臺,切實營造出全民參與生態環保工作的良好氛圍。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