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緣灣是廈門的城市綠肺和城市新客廳。
五緣灣濕地公園美不勝收。
近距離感受夏日精靈栗喉蜂虎的美。
在五緣灣濕地公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黑天鵝是市民的好朋友。
?
五緣灣濕地公園帶給城市綠色詩意。
五緣灣濕地公園的綠色長廊,是市民綠色出行的最佳目的地。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葉舒揚 郭筱淳 圖/記者王火炎)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一直以來,湖里區積極貫徹中央、省、市部署,順應人民群眾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正在五緣灣濕地公園上演的綠色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證。這里是“廈門城市綠肺”,這里是“廈門新客廳”——為了守護這方城市里的“世外桃源”,湖里區堅持原生態保護與修復并行,打造出萬物生長的美好家園。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創新增長方式,營造一流宜居環境與營商環境,愛拼敢贏的特區發祥地湖里區,找到了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綠色發展新路。
保護原生態
五緣灣濕地公園宛如“世外桃源”
陽光下,鮮花盡情綻放,綠葉在微風中搖曳。盛夏時節,坐落在湖里區東部的五緣灣濕地公園,仿佛是這座城市中的一片“世外桃源”。每一位在此駐足觀賞的行人,都會沉浸在清新的氣息中,流連忘返……
人人都說,五緣灣濕地公園美,美得獨一無二。它是廈門的“城市綠肺”,占地近85萬平方米,是鷺島最大的濕地生態園區;它有豐富的生態資源,海水和淡水在這里交界,形成獨特的“核心保護區”。每年3月,大批白鷺在此筑巢、繁殖,這里也是候鳥南北遷徙的重要驛站。水棲和濕生植物帶、水生植物群落、蘆葦及濕地區域植物群落匯聚于此,宛如動植物的天堂,也是重要的觀鳥地點。
美景并非一日“煉成”。曾幾何時,這里還是一片灘涂和野生林地,先后被改造成農田、用作避風塢、建設成鹽場;也曾有人覺得,這里適合開發房地產。然而,在市委市政府的引領下,在一代代湖里人的守護下,五緣灣濕地公園始終保護原生態環境,化身廈門島上的璀璨明珠。
不破壞原有的生態基礎,盡量利用現有的生態環境,以保護、修復為主,重構為輔,營造一個原生態的濕地公園——這正是五緣灣濕地公園的設計理念。為此,湖里區在濕地公園核心保護區外設置了圍欄,防止人員進入,減少對環境原貌的破壞;建設8公里長的綠色步道,全方位進行清淤截污整治,構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核心休閑區”;不僅如此,湖里區還進一步改善園區交通,將雙向車道改為單行道,建設南北兩座停車場,防止人車混流;建設木棧道,專門供游客親水、賞花、觀鳥……
值得關注的是,在加強和突出濕地原生態特點的基礎上,湖里區市政園林部門還在濕地公園增加了新的植物品種。補種的樸樹群落洋溢著濃郁天然氣息,又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楊梅、蓮霧、桑葚等漿果植物,是鳥類絕佳的食物來源;桃花、櫻花、紅樹林……種類繁多的植物,既豐富了公園景觀,又強化了生態圈的“自循環”。
呵護不打擾
“中國最美鳥兒”
在這安心安家
純黑色的過眼紋、喉部呈栗色,一展翅就會閃耀金屬光澤,這就是栗喉蜂虎,頭頂“中國最美鳥兒”“夏日精靈”的光環,也是廈門市民的老朋友。
每年4月底,栗喉蜂虎都會如約回到廈門,在湖里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求偶、交配、產蛋、撫育幼鳥,度過一個安全、幸福的“蜜月”。白天,它們在五緣灣濕地公園的“核心保護區”覓食;晚上,則在不遠處的湖里創新園內的騎馬山休息。直到10月,天氣轉冷,它們才再次南下。騎馬山和五緣灣濕地公園,也是目前已知的栗喉蜂虎在全球緯度最北的繁殖、棲息地。
栗喉蜂虎為何與湖里區結下不解之緣?原因雖然眾說紛紜,有幾點因素卻得到了廣泛認可。湖里區市政園林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栗喉蜂虎筑巢,是以長嘴和利爪作為挖掘工具,需要特別選擇比較容易挖掘的巖壁,騎馬山一側的砂巖正好符合條件。而在五緣灣濕地公園的核心保護區,草木茂盛、昆蟲眾多,可為栗喉蜂虎提供充足的食物。
為了讓“美麗的精靈”安心安家,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下,湖里區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行動。栗喉蜂虎在騎馬山的繁殖地,處于寸土寸金的湖里創新園,占地4萬多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地塊。早在開發建設園區之初,湖里的建設者就發現了這群鳥兒,他們第一時間上報區委、區政府,通過修改規劃,引水筑巢,開辟了“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也讓生態綠色成為創新園閃亮的名片。
而在五緣灣濕地公園,栗喉蜂虎的覓食區域也被嚴格保護起來,盡可能保護其生態平衡,連公園的管理人員都很少進入。湖里區也和廈門愛鳥協會的專業人士合作,在保護區內適當種植“招蜂引蝶”的植物,為栗喉蜂虎增加食物來源。
如今,湖里區的生態環境仍在持續向好,飛來湖里區的栗喉蜂虎數量也越來越多,是市民們觀鳥、愛鳥的“最佳目的地”。就在去年,觀鳥愛好者在位于湖里區西部的仙岳公園,也發現了栗喉蜂虎的蹤影,原來是鳥媽媽們把這里當成了幼鳥的訓練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