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再利用 瓜果皮變身環保酵素 上周六早上9點,十幾組海滄兩岸義工聯盟的親子義工家庭來到海發社區,“小袋鼠文明行動日之環保有新招”主題沙龍分享會現場,他們手提一袋廢棄的瓜果皮和塑料瓶,等待它的“變身”。 來自海滄樂群社工的曾素萍,已提早制作好了環保酵素制作流程的彩色單頁,配合簡單易懂的講解步驟,親子義工們很快了解到,原本被視為垃圾的廢棄瓜果皮,與水、紅糖,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通風陰涼的環境下靜置三個月,就能發酵成環保酵素,可用在保潔、堆肥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能將垃圾變廢為寶,點燃了親子義工們的操作熱情。在現場制作環節,親子義工家庭分工合作,有條不紊。“瓜果皮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廚余垃圾,能將它們重新利用,不僅節約資源,還能減少氣體排放,延緩氣候變暖,何樂而不為。”五年級學生王恩貴說,他要把制作環保酵素的辦法分享給同學們,希望大家都能動動腦筋將生活中的垃圾利用起來,共同愛護環境。 據了解,2014年海滄區率先全市啟動“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行動,提倡“綠色、生態、文明、環保、共享”,在全區營造濃厚環保氛圍。自今年3月3日起,海滄區將每個月第一個周六定為“小袋鼠文明行動日”,每月的這一天,“小袋鼠”都在積極開展環保文明活動,打造“小袋鼠”環保人文文化,提升行動內涵。 養成好習慣 有行動更要有環保理念 酵素制作過后,沙龍分享會的主題又回到了“小袋鼠垃圾分類”主題上。海發社區臺胞社區主任助理刁威淇,在現場分享了幾個他從小在臺灣養成的垃圾分類和環保的好習慣,提倡垃圾分類,愛護環境,應從小做起,從我做起。 刁威淇回憶,他在讀小學時,臺灣剛推行垃圾分類,當時他也覺得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父母強制把每日的垃圾分類工作都交給他。面對臺灣繁瑣的垃圾分類步驟,他采用在家中就把垃圾分類好,再到垃圾房投放的辦法,節省了不少時間,而且也在家中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并一直保持到現在。“得知有這場活動,我就決定要帶孩子來參與,現在廈門推行垃圾分類,關于垃圾分類的常識,孩子們學的比我們還多,但是不僅要有行動,還要強化環保理念,孩子才能從小養成好習慣。”家長王清旺說。 征集令 環保達人團期待你的加入 垃圾分類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垃圾分類習慣的養成任重而道遠。為更好地開展環保主題活動,強化“文明小袋鼠”的形象與理念,即日起,本報與海滄區文明辦特面向社會啟動征集“小袋鼠環保達人團”。 招募時間從即日起至10月10日,共16人成團。團員不限性別與年齡,如果你在日常的生活中,提倡節能減排、低碳生活,對垃圾分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持有新理念,或有接地氣、可操作的“金點子”,例如擅于將生活廢物循環利用,或是能經一雙巧手將舊物煥新顏,歡迎撥打本報熱線968801報名,說出你的環保故事,加入這個有愛的團體,為保護環境、推進廈門的垃圾分類工作、愛護廈門高素質高顏值之城添磚加瓦。 待該宣講團成立后,團員將針對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家園潔凈、海洋環保、節水護水、登山環保、大氣環保、紅樹林(綠植)保育、廢棄物(資源)回收與利用等各類主題深入社區舉辦宣講活動,讓環保理念深入社區。 |
相關閱讀:
- [ 07-04]廈門出臺辦法嚴格規范洗車場 環保得過關“禁區”不能碰
- [ 06-30]集美區兌山社區書院開展環保宣傳 倡導垃圾分類
- [ 06-29]廈門用音樂與短視頻倡導環保理念 推廣垃圾分類
- [ 06-13]“塑戰速決·你我同行”環保宣傳活動進滸井社區
- [ 06-12]李治廷與網友探討環保理念 呼吁更多人參與環保公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