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來,68歲的阿婆蘇巧玲,每日清晨四點多就起來煮飯。
東南網7月1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彬彬陳永昌實習生林桂蘭文/圖)除了給自己和老伴煮早餐,她還要給仙岳山樹林里的上百只野貓準備食物。腿腳不太方便的她,每日清晨五點多,提著三四十斤重的食物走上山。為了喂貓,她每天爬山3個多小時。
她每個月工資五千元,為了照顧這些野貓,她每個月都要為它們花三四千元購買食材,喂貓之余,也會給一些小鳥喂米飯。“我覺得它們很可愛,它們現在離不開我,不知道以后我做不動了,它們會怎么樣。希望有更多人去愛護這些小動物,這樣一來,廈門的文明素質會更高。”這位樸實的阿婆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精制貓糧巴浪魚每天20斤
近日,有市民在網上爆料,廈門68歲的阿婆蘇巧玲18年花了三四十萬喂食仙岳公園一帶的野貓,為了照顧它們,她每天都要早起自制“貓糧”,抽不開身照顧老母親。
這則消息得到了廣泛關注,除了贊揚,還引起了一些爭議。為了詳細了解阿婆的故事,昨日清晨6點多,導報記者上了仙岳山,沿路向市民、保安、清潔工等近十人打聽,大部分市民都表示看到過那位熱心的阿婆,而且都說這位阿婆堅持喂貓很多年了。
提起那位阿婆,山路清潔工作者竇女士頓時神采奕奕:“經常看到她雙手提著滿滿的貓糧,她每天早上五六點就會到這里來,八九點才回去,這附近的貓都認識她,我覺得她的心地很善良。她經常提四袋東西,非常重,有時候碰上她,我會幫她提一下。”
導報記者繞著仙岳公園走了一圈,等候多時,沒有發(fā)現那位阿婆的身影。上午9點左右,正打算離開,一陣親切的呼喚聲傳來:“咪咪,出來了,快出來吃飯。”
草叢中有一只可愛的小貓跑近步道,靠近的人,便是提著四個袋子的阿婆蘇巧玲,她熟練地將手上的貓糧喂給流浪貓,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
這樣的投食點,共有十幾處,這是她繞了一圈山路走的最后一處。這時,她手上的貓糧已經所剩無幾,差不多喂完貓準備要下山回家了。“這四個袋子里有六塊一斤的巴浪魚、有兩塊一斤的肉煮蔬菜,還有米飯,我還買了貓糧,巴浪魚每天要20斤,都是一整箱地買,有時候還要多一些,光這個魚,每個月就要三千多元,一個月確實要花三四千元,到現在已花了三四十萬元。”堅持18年無論刮風下雨
回家的沿途,蘇巧玲又探訪了一些當日走過的投食點,把一些剩余的東西喂給那些躲在樹林里的貓咪吃。早年她患有風濕病,左腿不太利索,但為了喂貓,她彎下腰,用手一撐,爬下小溝壑去喂貓。
“我住在山腳不遠的湖里城管大廈旁,2000年夏天的時候,天氣熱,我坐在陽臺上吃飯的時候,無意中一塊魚不小心掉下去,我就低頭一看,發(fā)現一只貓在吃,第二天發(fā)現那只貓又在下面望著我,我就又扔了一塊魚下去,慢慢地就開始喂。當年我剛好從華潤燃氣公司退休,2000年冬天我就開始在山上養(yǎng)它們了,到現在差不多有上百只貓。”提起自己喂貓的初衷,蘇巧玲表示一開始是覺得有趣,后面就打從心里放不下它們了。
“我一些朋友退休后去玩去旅游,誰不想這樣呀,但我就是放不下它們,我5000元退休金,大部分都花在這里了。”從一開始的機緣巧合,到現在的不離不棄,喂貓成了退休之后蘇巧玲的主要生活軌跡。
“我每天四點多就要起來準備,煮貓糧煮到五點,每天都來,不是天氣好的時候來而已,刮風下雨也來,臺風天也要來,做這個不能作秀,要堅持的,我覺得它們需要我,我不來它們就得餓著肚子了。中午去買東西,傍晚也會來看看它們,喂喂水。”“開始也沒有想什么憐憫不憐憫,覺得好像有點意思,后來喂過了以后覺得應該要來幫助它們,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關心和愛護它們,它們也是受保護的,它們也有生存的權利。”在這種簡單的想法下,蘇巧玲18年如一日地堅持了下來。
她戴著一頂草帽,衣著樸素,說起在喂貓上耗費的心力和金錢,她只是淡淡地說了句:自己節(jié)約一點,錢夠用就好了,把一條活蹦亂跳的生命救助了就很好。心懷愧疚“疏忽”了老母親
把時間都花在喂貓上,家里會不會有意見?“我有個孩子已經成家了,也不反對我這么做,我老伴也有退休工資,他會幫我做家務活,家里的地都是他拖的。”
家人的理解才能讓她堅持這么多年,唯一讓她心里很難受的是,她住在龍巖的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有尿毒癥,然而她卻無法像其他姐妹一樣回去照顧她。“我媽媽患病后,一個禮拜要透析兩次,她也有退休工資的,但要有人陪她去醫(yī)院,要有人照顧,我是家里的老大,一個妹妹和弟弟在龍巖,在廈門的兩個妹妹也會輪流去龍巖照看她,但是我沒有辦法回去,我放不下這些貓,不能兼顧兩樣,如果媽媽在廈門,我肯定會去照顧。”
“以前爸爸媽媽最喜歡我了,我是家里的老大,之前家里都是我在幫忙承擔著的。”蘇巧玲說,平日里,她會給母親打電話,也會買一些東西寄回去給母親,在媽媽生日和清明節(jié)那天,去給媽媽過生日或陪著家人去給父親掃墓。“我都會早早地來喂貓,之后坐車回去給媽媽過生日,隔天就回到廈門,回來之后不管再晚,我也會去繼續(xù)喂貓。”蘇巧玲說。
對這位阿婆的投食行為,有網友表示這可能引起流浪貓數量激增,對此,蘇巧玲表示,近年來,一直都是一百只流浪貓左右。“我也養(yǎng)不了那么多,有的小貓出生長大,有的老貓沒了,差不多都是這個數量。”
說著,蘇巧玲從袋子中抓出幾把米,往花叢中一處投放點撒開。“剩下的食物我會給那些小鳥吃,以前這里有山溝水,現在山溝被水泥板合上了,小鳥可能沒水喝,所以我備水也是為了它們。”
一路走下山,蘇巧玲的步履有些蹣跚,她表示,如果以后自己喂不動了,也不知道它們的命運會怎么樣,她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來保護這些小動物。“一個城市的文明也包括愛護動物,要想個辦法幫助流浪貓流浪狗,不要讓它們再流浪了,更多人去愛護這些小動物,這樣一來廈門的文明素質也會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