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3日訊(海峽導報導報記者 林連金 文/網絡圖 )7月16日那天,臺北故宮博物院迎來了新一任院長,71歲的陳其南(左圖)。他是上一任院長林正儀的老師。在林正儀任內,發生不少爭議事件,導致臺北故宮博物院聲譽下滑,游客數驟降。正當外界期待“師父出馬”的表現,陳其南上任第一天卻“一鳴驚人”,公開喊“臺獨”,鼓吹“故宮臺灣化”。 一口荒唐言,滿腹“獨”心腸。早年陳其南因其“本土論述”得到李登輝器重,而此次被蔡英文當局推上臺又大放厥詞。對此,島內有分析指出,其所謂“臺灣化”就是“臺獨化”,就是“去中國化”。在這樣的“獨”霧籠罩之下,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往何處去,不禁令人憂。 事件 新任院長鼓吹“故宮臺灣化” “這些東西(文物)不知道怎么樣子就跑到臺灣,不管你叫它什么,我們就突然成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陳其南一開口就是荒唐言。 坐擁滿院中國文物、藝術瑰寶,卻刻意避談其歷史淵源,更絕口不敢提“我們為何能擁有”,陳其南還以人文地理學中的“飛地(指在某地中有一塊隸屬于他地的區域)”概念形容臺北故宮博物院,說“游客來看故宮,不是來了解臺灣,而是來了解中國”。因此他表示,上任后的重要任務就是把“故宮臺灣化、土著化”,讓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生連結,成為“臺灣人的故宮”。 陳其南匪夷所思的“故宮臺灣化”言論一出,遭遇島內輿論強烈質疑與批評。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當年跟著那些文物一起入臺的攝影家莊靈表示,這些文物從大陸入臺已有70年。而臺北故宮博物院幾十年前也已劃出區域收藏臺灣現當代藝術作品,“怎能說跟臺灣沒有連結?” 研究觀光與文化議題的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昨日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故宮臺灣化”就是一個政治語言,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把“故宮”除名。因為“故宮”二字就代表著中華文化,你可以充實臺灣文物、加入臺灣特色,但中華文化絕對不可少。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則對導報記者表示,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根基,當“陳其南們”全盤否認,還如何建立內在連結? 國民黨民代柯志恩更直言,民進黨當局骨子里就是要“去中國化”,不如清空文物還給大陸,再放進民進黨所謂“與臺灣有連結”的物品。 探析 民進黨不斷加碼“去中國化” 其實,這不是民進黨當局第一次拿臺北故宮博物院做文章。 臺灣時事評論員、專欄作家黃智賢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臺北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明確規定、限定故宮所有的預算都要用于搜集、保護、典藏、展出、研究中國文物,但在陳水扁時期,偷改了“故宮條例”,將條文中“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征集、研究、闡揚”改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征集、研究、闡揚”。 黃智賢指出,幾字之差,卻大大削弱、減損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定位和本質,而馬英九時期也未能及時撥亂反正,因此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是花了很多時間以及預算東買西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外國文物。在民進黨重新上臺后,更是不斷加碼對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去中國化”。 2016年11月,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拆除影星成龍捐贈的圓明園12生肖獸首復制品,理由是“拒絕文化統戰”。2017年7月開展的“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時任院長林正儀曾擬刪“萬世師表”四字,稱“為免產生對立”,遭臺灣師范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簡明勇痛批數典忘祖,干脆宣布把每年9月28日以孔子誕辰設定的教師節也廢除好了。 2017年5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但策展方卻在媒體上稱它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臺灣聯合新聞網稱,“為了回避‘明朝’兩字煞費苦心,大中華歷史被東亞一刀斷,‘去中國化’意圖一目了然。” |
相關閱讀:
- [ 07-10]莫讓“博物院套餐”試題加重教育焦慮
- [ 09-13]9月1日至10月31日華僑博物院正在展出陳嘉庚藏品
- [ 01-12]華僑博物院跨界合作 將深挖文創資源形成文化IP體系
- [ 11-26]《中土油畫展》華僑博物院開幕 油畫有濃濃中國味
- [ 10-25]嘉庚紙模創意賽小達人來大PK 蓋起“華僑博物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