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臺海 > 正文

丟了“中國魂” 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有啥吸引力

2018-07-23 16:48:41林連金?來源: 東南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臺北故宮博物院游客必看三寶:東坡肉形石、毛公鼎、翠玉白菜

 

東南網7月23日訊(海峽導報導報記者 林連金 文/網絡圖 )7月16日那天,臺北故宮博物院迎來了新一任院長,71歲的陳其南(左圖)。他是上一任院長林正儀的老師。在林正儀任內,發生不少爭議事件,導致臺北故宮博物院聲譽下滑,游客數驟降。正當外界期待“師父出馬”的表現,陳其南上任第一天卻“一鳴驚人”,公開喊“臺獨”,鼓吹“故宮臺灣化”。

一口荒唐言,滿腹“獨”心腸。早年陳其南因其“本土論述”得到李登輝器重,而此次被蔡英文當局推上臺又大放厥詞。對此,島內有分析指出,其所謂“臺灣化”就是“臺獨化”,就是“去中國化”。在這樣的“獨”霧籠罩之下,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往何處去,不禁令人憂。

事件

新任院長鼓吹“故宮臺灣化”

“這些東西(文物)不知道怎么樣子就跑到臺灣,不管你叫它什么,我們就突然成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陳其南一開口就是荒唐言。

坐擁滿院中國文物、藝術瑰寶,卻刻意避談其歷史淵源,更絕口不敢提“我們為何能擁有”,陳其南還以人文地理學中的“飛地(指在某地中有一塊隸屬于他地的區域)”概念形容臺北故宮博物院,說“游客來看故宮,不是來了解臺灣,而是來了解中國”。因此他表示,上任后的重要任務就是把“故宮臺灣化、土著化”,讓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生連結,成為“臺灣人的故宮”。

陳其南匪夷所思的“故宮臺灣化”言論一出,遭遇島內輿論強烈質疑與批評。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當年跟著那些文物一起入臺的攝影家莊靈表示,這些文物從大陸入臺已有70年。而臺北故宮博物院幾十年前也已劃出區域收藏臺灣現當代藝術作品,“怎能說跟臺灣沒有連結?”

研究觀光與文化議題的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昨日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故宮臺灣化”就是一個政治語言,是不可能成功的,除非把“故宮”除名。因為“故宮”二字就代表著中華文化,你可以充實臺灣文物、加入臺灣特色,但中華文化絕對不可少。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則對導報記者表示,中華文化是臺灣文化的根基,當“陳其南們”全盤否認,還如何建立內在連結?

國民黨民代柯志恩更直言,民進黨當局骨子里就是要“去中國化”,不如清空文物還給大陸,再放進民進黨所謂“與臺灣有連結”的物品。

探析

民進黨不斷加碼“去中國化”

其實,這不是民進黨當局第一次拿臺北故宮博物院做文章。

臺灣時事評論員、專欄作家黃智賢昨日在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說,“臺北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明確規定、限定故宮所有的預算都要用于搜集、保護、典藏、展出、研究中國文物,但在陳水扁時期,偷改了“故宮條例”,將條文中“加強對中國古代文物藝術品之征集、研究、闡揚”改為“加強對國內外文物及藝術品的征集、研究、闡揚”。

黃智賢指出,幾字之差,卻大大削弱、減損了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定位和本質,而馬英九時期也未能及時撥亂反正,因此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是花了很多時間以及預算東買西買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外國文物。在民進黨重新上臺后,更是不斷加碼對臺北故宮博物院進行“去中國化”。

2016年11月,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拆除影星成龍捐贈的圓明園12生肖獸首復制品,理由是“拒絕文化統戰”。2017年7月開展的“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展覽,時任院長林正儀曾擬刪“萬世師表”四字,稱“為免產生對立”,遭臺灣師范大學中文系專任教授簡明勇痛批數典忘祖,干脆宣布把每年9月28日以孔子誕辰設定的教師節也廢除好了。

2017年5月,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明朝永樂皇帝瓷器”特展,但策展方卻在媒體上稱它為“東亞工藝美術的巔峰”。臺灣聯合新聞網稱,“為了回避‘明朝’兩字煞費苦心,大中華歷史被東亞一刀斷,‘去中國化’意圖一目了然。”

諷刺

沒了“中國風”“南院”變蚊子館

陳其南還揚言要把位于嘉義縣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發展成博物館群,把它定位為“東亞藝術中心”,要建琉球館、西班牙館、代表葡萄牙人的澳門館、日本館等。話音剛落,就被狠狠打臉:砸80億元(新臺幣,下同)打造的“南院”,卻是門庭冷清,早成為了“超級蚊子館”。

“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南院”建設從一開始,就充滿政治算計。自2015年開幕后,參觀人次一路直降。2016年148萬,2017年降到97萬,今年平均每個月不到5萬人。民進黨籍民代蔡培慧建議,不如開放民眾到“南院”做瑜珈,加強與在地連結。

究其原因,臺灣退休教授薛中鼎近日在臺媒撰文指出,“南院”建筑主體,在刻意“去中國化”的操弄下,剝離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元素,根本看不出其文化含義,只會覺得膚淺粗糙,毫無美感。臺灣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紀俊臣直指,“南院”就是政治選票考量,選址不當、定位不清。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對導報記者表示,所謂“南院”就是掛著故宮的名字在騙錢,號稱走“亞洲路線”,其實都非常的膚淺,很難看。對此,有人質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增加臺灣文物或世界文物,這就能叫“臺灣人的故宮”啦?

質疑

丟了“中國魂”用啥吸引游客?

白墻綠瓦,中國傳統宮殿樣式;館藏69萬文物珍寶,翠玉白菜、東坡肉形石、毛公鼎,更是游客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必看的三寶。

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向導報記者回憶起了1960年代民眾參觀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盛況。當年島內很多學校的學生常常是自己帶著便當到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呆一整天,在中華文化的浸潤下,造就了如今臺灣多少文化人、畫家、書法家。

臺灣時事評論員黃智賢表示,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選在孫中山誕辰的時候開幕,代表視己為中華文化的守護神,近年來在保護、典藏、策展、文創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也成為了世界知名的博物館。

在2008年開放陸客赴臺觀光后,陸客助力,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訪人數迅速增加,該院禮品部收入也不斷攀升,2011年達到7.3億元。2011年,與浙江博物館聯袂奉獻大禮,分隔360年的《富春山居圖》首次合璧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在當年獲評為全球十大最受歡迎博物館的第7名。

然而,2016年民進黨重新上臺后加速“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藝術聲譽受損,游客銳減,2015年原有529萬人次,2016年衰減成466萬人次,2017年更減至443萬人次,今年1-6月則只有189萬人次。其中陸客人數,2015年是310萬人次,到去年只剩下142萬人次。雖然日、韓、東南亞參觀人次有逐年增加,但仍不敵陸客參觀人次大減168萬的力道。因參訪人數下降,臺北故宮博物院也不得不暫緩擴容的“大故宮計劃”。臺北故宮博物院最獨特的優勢,就是它搜集了中華文化的精華。有媒體報道指出,現在民進黨用“去中國化”思維管理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已經沒有了“中國心”也沒有了“中國魂”,還能憑啥吸引游客?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