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區紀委派駐第二紀檢組在轄區酒店開展監督檢查。 尤芳芳 攝
東南網7月24日(福建日報記者 廖麗萍 通訊員 阮俊杰)“小江你放寬心,自辦案件多做幾件就有底,熟能生巧,我一步步教你……”廈門市湖里區紀委監委第二紀檢監察室的小周耐心地向前來“求助”的派駐第五紀檢組干部小江解答。
近日,派駐第五紀檢組在工作中發現社區黨員違紀線索,由于力量不足,辦案經驗較少,紀檢組第一時間向區紀委尋求業務幫助。當天下午,小周就直奔紀檢組“報到”了。從線索處置、初核到立案,僅僅用了兩天時間,收獲滿滿。
自去年以來,湖里區構建的派駐、巡察、審查調查“三位一體”工作機制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深化派駐機構改革過程中,湖里區同步啟動了常規巡察、機動巡察和審查調查等工作,針對人員力量不足等問題,通過創新機制、上下聯動、深化協作,以有限的“盤子”不斷盤活監督力量,實現資源整合和優勢互補,有效提升工作合力。
變化:盤活監督力量
隨著湖里區“三位一體”工作融合機制向縱深推進,像小周和小江這樣的“配合”,在湖里區的紀檢監察工作過程中已經越來越普遍。打破各自運作、“只掃門前雪”的改革,讓湖里區的監督執紀工作有了新變化。
2016年底,湖里區率先在廈門市啟動紀委綜合派駐機構改革,整合設立若干派駐紀檢組,由區紀委直接領導、統一管理。機構看似“做了減法”,監督卻實現了全覆蓋。湖里區55家單位、1214個基層黨組織、16400名黨員的強化監督工作有了抓手。
“過去,紀委和紀工委干‘協助’的活比較多,現在我們聚焦主責主業,專門監督執紀問責!”湖里區紀委派駐第三紀檢組組長陳必山說,現在各駐在單位的主官切實重視起來了,主動承擔起本單位教育、制度、監督等黨風廉政建設日常工作。
盤活了監督力量,人員“流動”起來,過去基層紀委人員少、監督難等問題在融合中得到了解決。派駐機構從相關單位中“獨立”出來,監督有了“底氣”;巡察機構的人才專業優勢與派駐機構熟悉駐在單位情況的優勢互補,對復雜和重點工作實行交叉協作配合,使工作配合更加有力;派駐監督和巡察監督的成果被有效運用,提高了審查調查的效率。
此外,“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還建立了重要信訪件重大疑難案件分析研判、問題線索移送、提級辦案或交叉辦案等制度,共同推動解決復雜的信訪問題或審查調查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派駐、巡察、審查調查既分工明確,又協作聯動。”湖里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種融合的好處是形成了人員互補、信息互通、工作互動的良好局面。
2017年12月29日,湖里區完成區監委掛牌,成為廈門市正式成立的首家監察委員。區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人員監察全覆蓋,監察對象從原來的844人,增加到5386人。實現“監察全覆蓋”之后,“三位一體”工作機制如何適應監督范圍擴大的現實要求,盡快形成較強的戰斗力,湖里區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在實踐中不斷檢驗。
實踐:全面開展監督
實踐中,湖里區通過綜合派駐創新了監督制度,通過定點巡察提升了監督精度,執紀通過審查調查強化了監督力度,三方力量的有機融合收獲了疊加和放大效應。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湖里區已開展5輪常規巡察、1輪交叉巡察和1輪機動巡察,完成對9個區直部門、2個街道和2家區屬國企的常規巡察,累計發現問題458個,移交問題線索43條,黨政紀立案5件5人,處理20人,在全區形成了有力震懾。
在派駐監督方面,湖里區各紀檢組分別建立了駐在單位科處級干部廉潔檔案,抓住“關鍵少數”,把握“樹木”與“森林”的關系;在社區建立“一站兩員”機制,將監督的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打通“最后一公里”監督瓶頸。
運作一年來,各派駐紀檢組在原有運作模式基礎上,充分發揮“三位一體”資源整合、力量集中、火力更猛的優勢,擴大監督的廣度和深度,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有效運用“四種形態”,實現了監督精準有力、執紀成效提升,較好緩解了各組因人手有限導致監督力度不足的矛盾。
過去的一年,是巡察監督精準發現問題的一年,也是不斷完善機制,實現規范化的一年。“三位一體”機制將派駐組、巡察人才庫等各方力量科學統籌,將有限的力量進行優化整合,實現了力量的合理調配,保障巡察期間的運作更靈活、問題的發現更精準,使巡察的職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在參與湖里區首輪巡察任務的巡察組成員杜軍看來,巡察不同于一般的工作督查,巡察中發現問題線索、查找問題原因、找準問題方案、推動問題解決是關鍵,因此在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掌握個“度”很重要。湖里區委、區紀委多方調研,出臺《湖里區委巡察工作規范流程》《湖里區委巡察工作內部管理制度規范》等制度,確保巡察依法依規、規范運作。
發現問題,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三位一體”搭建了靈活有效的協作機制,將派駐監督、巡察監督成果有效運用,通過統籌協作、優勢互補,優化順暢了辦案環節,增強了辦案合力,實現整體辦案數量和質量的明顯提升。今年上半年,湖里區開展談話函詢106人次,同比增長96.3%;立案22件22人,同比增長10%。
收獲:監督溢出效應
不論是對湖里區,還是對參與改革的具體的人來說,推進“三位一體”工作機制的一年,都是充滿收獲的一年。
“在實踐中,我們建立健全了13項具體工作制度,開展‘素質提升年’活動,著力解決工作薄弱環節,通過‘以訪代訓’‘以案代訓’‘巡察實戰’等各種練兵方式,實現內部力量有效整合,各自職能有效銜接,干部能力素質同步提升。”湖里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位一體”工作機制的探索同時也帶來了“溢出效應”。
“50后”的陳必山,在退休前夕依然扛起了一名老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每天扎根在一線,看紀檢業務書籍,調研走訪,到各駐在部門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與黨建工作分管領導及干部見面……他硬是“啃下”了改革中的硬骨頭,打了一場漂亮的“轉型戰”。
不僅如此,陳必山還以老帶新,幫著年輕一輩一同成長。在他的鼓勵和帶動下,杜軍慢慢適應了新角色,并成為區紀委唯一一個巡察‘大滿貫’,5輪巡察外加1輪機動式巡察他都參與了,從組員干到副組長、又干到組長。
“巡察是個非常好的歷練平臺,參加過巡察的干部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肯定和以前不一樣。”對于一路成長以來的收獲,杜軍頗有感慨。他說,巡察組人員都是從區委巡察工作人才庫抽出來的,每次巡察人員不盡相同,如何能讓組員們快速進入角色,如何通過巡察培養干部,他也在積極思考。
而對于“80后”余果來說,從檢察干警到紀檢干部,這樣的改革轉隸,無疑給了自己一個更大的舞臺。在他看來,轉隸前他們辦案關注的是如何除惡務盡、懲治犯罪分子,轉隸后在辦案的同時還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新崗位、新使命對他們轉隸干部提出新的要求,只有時刻保持著本領恐慌,在實踐中不斷補齊執紀短板,才能更好地勝任紀委監委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