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特派記者江海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有何成效,如何“啃”下營商環境提升中的“硬骨頭”?昨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加快打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路透社等境內外媒體聚焦廈門深化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做法和成效。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介紹了廈門的工作情況,并就媒體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解答。他說,啟動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后,廈門對標國際一流,在國內率先參照世行指標體系,通過第三方機構評估,查找差距和短板,并將其作為突破瓶頸的著力點和創新創造的切入點。 解難點 好的營商環境引來企業紛紛落戶 “在改善營商環境過程中,廈門如何解決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中國新聞社記者首先拋出問題。 “以前,在項目報批過程中,推著推車、拿著麻袋跑有關單位的問題屢見不鮮,確實困擾著很多企業和社會單位。如今,辦件人只需拿著U盤和少許清單材料,在一個窗口就可辦妥。”黃強以改革前后辦件人辦理項目審批手續的直觀變化切入,闡述了廈門在破解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這一最大難點中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此項改革中,最難的是“一張藍圖”,雖然過程艱難,但是收獲不小,廈門從中整合騰出55平方公里的用地指標,相當于廈門三年多的用地指標,為更多的項目落地提供了空間。在“一張藍圖”的基礎上搭建起的“五個一”工程項目審批體系,更是有效破解了長期困擾我們的工程建設領域部門之間互為前置、相互制約的瓶頸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也對廈門在破解工程建設審批領域的瓶頸問題及成效表示關注。黃強告訴記者,改革取得成效后,吸引外資、吸引項目落地變得更加便捷。聯芯、電氣硝子等一批優質企業相繼落戶。總部注冊地在廈門的瑞幸咖啡,成立不到7個月已經成長為獨角獸企業。由中信基金和EBAY聯合成立的物流電商企業橙聯最終選擇廈門,也正是看中了廈門的營商環境。 聚焦點 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 面對路透社記者關于住房的問題,黃強表示,廈門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要求,按照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已有效穩定房價。此外,廈門還通過多種形式來解決住房問題。比如,大力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在讓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努力讓廈門中低收入和“夾心層”住房困難家庭及來廈穩定就業的新市民住有所居。通過加快社會保障性公共租賃房建設,讓短時間來廈工作的人才或其他工作人員能夠得到基本的住房保障。 |
相關閱讀:
- [ 08-29]國務院新聞辦吹風會經濟學者談金磚合作機制
- [ 05-26]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外媒體吹風會
- [ 05-23]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外媒體吹風會在廈舉行
- [ 05-23]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外媒體吹風會昨在廈舉行
- [ 05-22]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外媒體吹風會在廈門舉行
- [ 07-24]優化營商環境 廈門出臺新規便利投資項目核準
- [ 07-20]思明提升政府效能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 [ 07-17]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在廈辦企業手續五天內搞定
- [ 07-10]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做大做強廈門數字經濟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