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鄉籌”師生團隊參觀平和縣柚海智谷眾創空間。
廈門理工學院學生利用暑期深入龍巖、寧德等地為種植戶培訓電商知識。
今年是華僑大學支教團到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支教的第11年,圖為大學生們為當地中小學學生上課。
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實踐基地落戶長汀河田鎮伯湖小學,圖為來自廈大的團隊成員給孩子們上美術課。
東南網7月31日(福建日報記者 楊珊珊 通訊員 羅喆 成杰 陳昱西)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回信,他表示,上百支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參加了走進延安、服務革命老區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幫助老區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積極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禮。習近平總書記希望青年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青年學子是祖國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看,這個暑期,廈門的高校學子們也散作滿天星,以青春的名義匯聚,涌向需要幫助的地方,落實了回信的重要精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奉獻青春力量、幫扶落后地區,同時,青年學子們也收獲了不一樣的成長。
廈大嘉庚學院:創新創業助力鄉村發展
7月20日,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青年紅色筑夢之旅“鄉籌”團隊繼續深入省級貧困縣平和,開展“城歸”助力精準扶貧的調查走訪。
“鄉籌”團隊是一個“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大學生創業項目,致力于通過挖掘“城歸”群體資源來發展現代農業和文化旅游、實現鄉村振興。近日,他們在平和縣與霞寨鎮政府、鄉鎮企業、眾創空間、農戶進一步溝通,深入挖掘創新合作機制。接下來,團隊師生將把問題帶回學校,具體構思平和縣華農蜜柚專業合作社的蜜柚包裝方案,發揮高校“智力優勢”,支持平和蜜柚產業升級、果農增收。
項目指導老師連智華介紹,團隊成員走村入戶,對蜜柚種植戶及產銷情況展開深入調查,了解當地百姓對鄉村人才振興和產業振興的認知程度,掌握柚子產業的發展狀況。他們與當地政企合作,協助農戶搭建柚子電商渠道,簽訂了多份合作框架協議書,使“鄉籌”團隊更精準、更有效、可持續地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精準扶貧。
“九零后城歸”、廈門崇農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平和縣人鐘宏超是嘉庚學院2015級學生。他說:“我有責任為家鄉做些實事,看著家鄉發展,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同時期待可以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進來。”7月20日,在他的積極推動下,“鄉籌”團隊與平和縣3家“城歸”企業簽訂了合作意向書。
“一路走,一路收獲。”連智華介紹,作為大學生創業團隊中最了解“城歸”的群體,“鄉籌”團隊得到了22位權威專家的聯合推薦。目前,“鄉籌”團隊累計營收500余萬元,幫助開發了3個貧困地區的旅游產業,幫助2個貧困村提高年人均收入2000余元,直接解決就業20余人,帶動貧困地區40余戶農戶就業。
華僑大學:支教為偏遠地區送去希望
這兩天,當許多人在家中吹空調、看電視,躲避高溫時,華僑大學統計學院團委書記趙鑫老師正帶著66名學生活躍在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的8所中小學里,為他們送去知識和物資。從華僑大學的泉州、廈門校區到積石山,中間隔著千山萬水和剪不斷的幫扶情。趙鑫說,這已經是華僑大學為積石山提供支教的第11個年頭了。
甘肅省臨夏州是廈門市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結對子對象,兩地之間多層次的幫扶聯系由來已久,華僑大學更是長期關注積石山的教育發展,每年暑期都會組織支教團隊前去。“今年的支教團人數是歷年我校到積石山最多的。”趙鑫介紹,學生們報名支教的熱情高漲,經過筆試、面試等統一招募環節,最終確定了來自26個學院的66名綜合能力優秀的學生。
在7月24日出發前,支教團用兩個月的時間開展了新老隊員交流會、素質拓展、心理與宗教常識培訓、教學技能培訓、出征儀式等團隊建設活動,以提升支教團的業務能力和凝聚力。支教團還通過“六一”校內義賣、“大手牽小手”校內外義賣募捐、企業捐贈、“一幫一”專項募捐和網上眾籌等方式,籌集了約30萬元資金,用于購買教具設備支援積石山。
“來之前我們還和積石山教育局等部門溝通,了解學校的課桌椅、籃球架等設施情況,這一趟我們就帶來了3000冊圖書等。”趙鑫說,學生們將在積石山停留25天,分散到積石山縣的后溝小學、后陽洼小學、柳溝鄉陽山小學、田家炳中學、移民中學等8所中小學,為當地學生上課。這兩天,他們在上課之余還走村入戶,到貧困學生家中訪問,為家庭困難的學生送去助學金。
趙鑫說,積石山縣經濟落后,學生們支教的生活條件較差,但大家都覺得支教是一份“責任”,在艱苦的支教生活中感受到了助人的快樂。“走出校門,到這樣多民族融合的地區從事支教活動,讓學生們拓寬視野,磨煉意志,也鍛煉自立和處事的能力。”趙鑫表示。
廈門理工學院:鄉土大地開起思政大課堂
7月16日以來,廈門理工學院利用暑期組織“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分隊,走進詔安縣、武平縣、古田縣和屏南縣等地的農村地區、革命老區,通過深入走訪,了解當地農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解決建議,并與當地簽訂合作協議。
在詔安縣金星鄉,該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小分隊的“樂吧”創業團隊到芭樂基地體驗種植,與基層干部溝通交流,針對農產品銷售等方面的難點,研究策略,力爭為村民解決后顧之憂。
在武平縣象洞鎮革命老區,紅旅小分隊師生為村民提供電商人才、倉儲物流、銷售模式等方面的培訓,提出《一村一優品》《滯銷農產品的銷售策劃》等4個方案,并與各村委會簽訂了7個意向落地協議。
在武平縣萬安鎮,廈門理工學院創新創業園與該鎮“全國林改第一村”捷文村簽訂意向合作協議,雙方未來將在研學路線開發、旅游線上平臺搭建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打造不一樣的紅色鄉村。而在古田縣大橋鎮中村村,紅旅小分隊與當地種植戶簽訂了5個結對子幫扶合作協議,將利用高校電商專業、設計專業人才資源優勢,幫助大橋鎮打造臨水文化特色旅游路線及以食用菌為主的旅游伴手禮開發。
在屏南縣雙溪鎮,紅旅小分隊拜訪革命前輩,參觀新四軍六團北上抗日紀念碑。師生們提出,將結合自身創業項目,開發設計周邊產品,用實際行動傳承屏南紅旗不倒精神,扶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傳承紅色基因。
“這是一場行走在鄉土大地上的思政大課堂,是雙創教育與思政教育相融合,雙創實踐與扶貧助困相融合的紅色行動。”廈門理工學院校長助理陳麗安說,希望通過一系列的“青春紅色筑夢之旅”活動,鼓勵新時代大學生創客用創新創業成果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助力精準扶貧,同時也讓他們重溫紅色精神,汲取革命力量,提升社會責任感,讓紅色筑夢之旅真正落地扎根。
今年暑假,該院共有458名師生組成18支“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小分隊奔赴全省各地,充分利用該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的優勢,輸出高校科研成果、搭建電商服務平臺、提供文創旅游規劃,通過互聯網等形式宣傳推廣當地農業資源,打造“綠色農業”“一村一優品”的品牌效應,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
值得關注的還有,本月初,由廈門理工學院牽頭建設的全國首個高校紅色孵化器“廈龍筑夢紅色孵化器”在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揭牌。該孵化器主要對接龍巖市特別是貧困縣的產業需求,引進孵化廈門理工學院師生的共創項目,使其成為大學生創業團隊連接紅色基地的扶志和扶智紐帶。
新聞鏈接
新青年,“清涼一夏”不如“行萬里路”
“大家好,我是集美大學‘你好,新時代’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隊隊長鄒景宇,歡迎大家加入我們‘理論宣講村鎮行’的直播活動……”
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集美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中共大田縣委宣傳部、位于學校的社會實踐活動大本營實時連線,對理論宣講活動進行全程網絡直播互動,三場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千人。在長汀中復村,實踐隊全體隊員參加了5公里模擬長征拉練,參觀了瞿秋白烈士紀念碑。通過尋訪革命老兵、講述革命故事,隊員們近距離感受革命先輩們不怕犧牲、前赴后繼的愛國主義精神……
這是集美大學的學生們利用暑假時間,組成12支理論普及宣講實踐隊,深入農村鄉鎮、城市社區、革命老區,以調查研究、宣講報告、學習座談等形式,積極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
另一頭,學校組建的29支“青年紅色筑夢之旅”專項團隊也走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結合學科和專業優勢,開展科技支農幫扶、教育關愛服務、環境保護、旅游資源開發、文化藝術服務、科技知識普及等實踐活動。集大水產學院“特種隊”的身影出現在福清、福建省壇紫菜種質資源庫、福建省壇紫菜示范基地等地方,學生們考察調研壇紫菜育苗情況,依托學院壇紫菜課題組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幫助養殖戶們解決養殖自然環境、疾病災害等問題,為他們提供專業技術指導。
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則敏銳地感知到了中小學生對于人工智能教學的迫切需要,組織3支實踐隊伍開展人工智能公益夏令營實踐活動,學子們奔赴龍海市、永春縣和長汀縣,向中小學生普及人工智能基本知識。
……
又是一年盛夏,這些大學生本可以選擇在家休息,“清涼一夏”,卻最終選擇了“行萬里路”,讓暑期成為增長見識的機會,在廣闊天地錘煉自身。圍繞著“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扶貧支教等主題,越來越多大學生踴躍參與到各種社會實習實踐中去。
少年強則中國強,大學生潛力無限,當代中國青年應當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把握機會深深扎根到祖國的大地中,了解國情民情,奉獻自己的光熱,增進智慧才干,將自己錘煉成為德才兼備的新力量,成為中國夢的“造夢者”和“圓夢人”。
新聞鏈接
廈大數學科學學院在長汀伯湖小學建實踐基地
(記者 楊珊珊) 近日,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長汀縣河田鎮伯湖小學簽訂實踐基地項目合作意向書并授牌。學院還派遣團隊為伯湖小學夏令營開展為期7天的社會實踐支教活動。
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提出,將發揮雙一流高校學科優勢,依托師生共創“景潤青年”在線教育創業項目,幫助基地發展。項目組將依托實踐基地平臺,網上招募志愿者參與到基地建設,進行精準教育扶貧,還將常年利用互聯網平臺,為伯湖小學師生提供在線教育資源。
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景潤青年”在線服務項目曾參加第四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紅色筑夢之旅比賽。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學院將在多年開展扶貧支教的基礎上,利用創新模式,提出“互聯網+”思維下的新模式,可持續地開展實踐活動,幫助當地教育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