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元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李曉輝)前不久,海滄區文化館公布了第二批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海滄東嶼水云灣小區居民李佳元是其中之一,也是海滄首個90后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很多人以為傳承人一般都很年長,我身邊愛好傳統文化的年輕人就很多。”李佳元說,年輕人更應該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傳承傳統技藝。 李佳元今年26歲,自己創業,他平日里更樂于介紹他的另一個身份:東嶼蜈蚣閣文化傳習中心成員。李佳元出身于蜈蚣閣世家,是為數不多的掌握扎紙技藝的90后。李佳元說,外公是遠近聞名的扎紙手藝人,他正式學藝是在小學五年級左右。印象最深的就是剪線頭,每一節蜈蚣閣就好像一艘小船,四周是由一根根竹篾交錯連接而成的,這些連接點都留有線頭,雖說最后都會糊上一層紙蓋住線頭,但是,細心的匠人會把這些線頭剪得整齊、利索。他一整天都幫著剪線頭,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長。 “外公,你怎么一直叫我剪線頭啊?”李佳元說,他后來才明白,老一輩藝人傳授技藝除了講重點,其他時間更多是讓徒弟們用眼睛看、用心學,耐得住寂寞。在剪線頭的過程中,他其實已經將蜈蚣閣框架構成牢牢記住,同時也明白了竹篾如何相連才牢靠。 在東嶼村舊址的李氏宗祠,李佳元向記者展示了扎紙手藝:只見幾張彩紙在他手指尖翻飛,細鐵絲揉搓成“花莖”,不過幾分鐘,一朵栩栩如生的紙花就成型了。李佳元說,他經常在工作之余擠時間練習,和傳習中心的小伙伴們一起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 “傳統文化技藝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賦予新的特點。”李佳元說,廈漳泉三地都有蜈蚣閣制作的工匠,大家相互學習,在蜈蚣閣的裝飾上推陳出新。 |
相關閱讀:
- [ 07-10]集美區加大對非遺、文物的保護傳承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 [ 06-19]非遺要見生活才能“活色生香”
- [ 06-13]6月29日-7月2日到廈門會展中心看非遺“仙作”
- [ 06-12]廈門微公益“非遺·手作文創市集”開市
- [ 06-10]廈門啟動文化和自然遺產宣傳活動 68場活動將演繹精彩非遺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