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船蓄勢待發。
漁船出海開始作業。
廈門晚報訊 (記者 吳笛 朱亞圣 王穎達 通訊員 徐喬 李昌榮 郭建偉)今天中午12時起,為期3個月的海洋伏季休漁結束。得到充分休養后,廈門部分漁船正式出海捕魚。
根據往年經驗,兩三天后,市民的餐桌上將再次擺上新鮮的黃刺、螃蟹、紅蝦、小黃魚、魷魚等野生海產品。較大的漁船要到16日才能出港,之后廈門的本港海鮮供應才將逐步恢復。
【現場】
出海之前備足補給 期待來個“魚滿艙”
昨日,高崎中心漁港內,即將開海的漁船忙著補給。燈光圍網漁船“閩廈漁900X3”上,船長老楊指揮船員清點補給品,蘿卜、洋蔥、土豆、雞蛋等分別堆放在甲板上,一一清點數量后放入對應區域。“我們出海一趟基本上要20天左右才能回來。海上作業辛苦,消耗大,各類吃的用的都要備齊了。豬肉等可以冷凍的,我們早就凍在船上的冷柜里面。蔬菜水果不僅要備足新鮮的,還要買一些罐頭做儲備。”
“不光是吃的喝的,機器零件、備用燈具、燃油、淡水、冰塊等等都要再檢查一遍,海上可沒地方換呢!”老楊說,“休漁了三個月,讓魚兒們有機會繁衍長大,我們也希望有個好收成,來個‘魚滿艙’。”
據介紹,廈門今年執行伏季休漁漁船共703艘,今日結束伏季休漁的漁船有500多艘,主要有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桁桿蝦拖和籠壺作業等漁船,拖網、雜漁具以及捕撈輔助船等100多艘漁船,仍要執行伏休制度到8月16日12時。
周邊地市漁船出發 漁獲大多進入廈門
昨日中午,龍海石碼漁業的漁船利用漲潮期間,列隊開到港尾斗美漁港。
今天中午12時,這些漁船集中開漁出海。現場,漁船上鞭炮齊放,隨后開往臺灣海峽。本次龍海開漁的漁船數量有668艘,主要有刺網、張網、桁桿拖蝦、籠壺、燈光圍網等5種作業類型漁船,涉及浮宮、紫泥、港尾、石碼等8個鄉鎮、26個行政村。其余作業類型漁船1011艘將于8月16日12時開漁。
據介紹,龍海漁民捕獲的海鮮,大部分銷往廈門。除了龍海外,漳浦、東山、詔安、晉江等地的部分漁船也正式開漁捕撈。這些漁船歸來后,將有大量新鮮的海產品陸續進入廈門市場。
【市場】
海鮮價格尚未變動,仍以冰凍和養殖為主
今年伏季休漁期間,市民餐桌上常見的各類野生“小海鮮”出現“斷貨”現象,廈門海鮮主要是冰凍、養殖居多。
昨日,記者走訪廈門海鮮市場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海鮮價格尚未出現變動。記者在江頭市場和大潤發超市發現,市面上的海鮮雖然量不多,但品類比較豐富,特別是養殖的活鮮及凍品海鮮,價格均未有明顯變化。例如,養殖的活鮮珍珠龍膽價格在每斤39元至45元,活金鯧魚在每斤35元至45元,這一價格與休漁前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帶魚、馬鮫魚、秋刀魚等凍品魚價格也沒有變化。
本港小海鮮即將上市,外海海鮮仍需等待
根據往年經驗,伏季休漁結束后,頭一批出海船只相對較小,主要是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等,能到達的海域深度、帶回的品種有限,例如絲丁魚、小管、魷魚等品種將會先于其他品種大量上市。據介紹,小型流刺網漁船的漁獲一般在第二天才會出現在市場。也就是說,第一波本港新鮮海鮮,最快兩三天后就能上市。
市民期待的外海海鮮,需要等待出海作業的大型漁船歸來。它們通常由開赴閩南漁場、閩東漁場甚至閩外漁場的漁船捕獲,再由本船帶回,或是由專門的收鮮船在海上收購并轉運回來。從被捕獲到轉運回本港大概需要四五天,屆時市民可以在高崎水產品批發市場看到它們。預計8月16日其余漁船出港后,廈門的本港海鮮供應才將逐步恢復。
伏季休漁
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的保護漁業資源的一種制度。它規定某些捕撈作業在每年的一定時間、一定水域不得從事。因該制度所確定的休漁時間處于每年的三伏季節,所以又稱伏季休漁。
【相關新聞】
持續做好監管執法 強化敏感海域管控
伏休期間,結合中國漁政“亮劍2018”專項執法行動,市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先后組織漁港、澳口巡查124次,海上巡航139次,出動執法人員1206人次,發放宣傳材料4000余份,張貼宣傳頁170余張,懸掛宣傳橫幅45條,隨機抽查25艘在冊漁船伏休情況,查獲違規涉漁船舶48艘次,拆除違規網具800余張。
此外,市海洋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配合廈門漁監局,在伏季休漁期間逐艘登船開展漁船安全相關檢查,確保漁船合法、合規出海捕魚。
漁船開漁后,支隊將持續做好海洋伏季休漁監管執法工作,確保未開捕的作業漁船和漁業輔助船仍在港休漁。針對允許開捕漁船,將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嚴厲打擊越界捕撈、擠占通航水域捕撈、使用禁用漁具或者小于最小網目尺寸網具捕撈等違法違規行為,并強化對敏感海域的管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