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通訊員夏思萱)高素質、高顏值的思明區,再度榮耀加冕。日前召開的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命名表彰大會上,思明區蟬聯“全省文明城區”。這是思明區連續五屆榮獲這一殊榮。
武平借力綠水青山推進全域旅游王發祥/供圖
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生活在思明的居民群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而思明區對口幫扶、山海協作的武平縣,也在去年摘下了“全國文明城市”桂冠。兩座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區,始終把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作為目標,攜手并進,文明提升,共建宜居宜旅宜業的幸福之城。
創建為民 文明“思”“武”齊加冕
走進武平,寬闊美麗的武平大道讓人賞心悅目,清幽的城市公園令人流連忘返,有趣好玩的兒童樂園每天充滿歡聲笑語,規范的公交停靠站點讓居民感受到出行的舒適……這是這座全國文明縣城給人的第一印象。
恪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為了使武平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人民更幸福,2013年以來,特別是2016年來,武平縣委、縣政府發出“四城同創”的號召,即同步推進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建設,開啟了綠色崛起、魅力升級的逐夢之旅。
在加大城市園林綠化力度的同時,武平縣積極挖掘當地的歷史文化積淀,在園林綠化中融入文化元素,在公園、景點中推行“文化建園”、“一園一品”及市政主干道“一路一景”建設模式,精心雕琢城市個性,讓城市園林景觀建設與弘揚地域文化有機融合,實現“以文鑄城”,形成了三山疊翠、一水繞城、游園棋布、綠帶縱橫的城市園林景觀。
可以說,在推進文明創建的過程中,武平縣始終把改善群眾生活環境作為目標。
而不止于經貿往來、脫貧扶困的山海協作,老牌文明城區——思明區,還在文明共建上,為武平縣傾力傾智,輸送了資金和經驗,援助城市社會公益設施建設、精神文明活動中心建設等,為武平縣摘下文明桂冠,傾囊相授。
幸福相許 青年返鄉添活力
武平縣圍繞打造“好人之城”品牌,全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新建全國首個縣級“好人之城”數字體驗館,在全國林改策源地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武平經驗”升級,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生態文明建設,用城市文明,感染每一位武平人。
走進校門,給困難學生送去關懷;走進敬老院,為孤寡老人帶去溫暖;走上街頭,勸導行人文明出行……截至目前,武平已成立170余支志愿服務隊,有志愿者近8000人。
“中國好人”鄭彩坤、賴茂增、王榮玉,用自己的血汗錢幫助了無數困難家庭、貧困學子和孤寡老人,用真情和溫暖感動著人們;“福建好人”周金明,面對儲戶丟失的1.8萬元錢款,毫不猶豫地報警找失主……“道德模范”“孝心少年”“中國好人”等先進人物的不斷涌現,“好人之城”實至名歸。
武平還把文化建設與文明縣城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大力弘揚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愛親等良好道德風尚,形成了全社會學習、關愛、爭當最美人物的濃厚氛圍。
“在武平生活,真的很幸福,這是座宜居宜旅宜業的縣城。”武平縣旅游局工作人員劉倩發出了這樣的感慨。4年前,她和愛人選擇回到了武平發展,她說,“武平縣推出了不少引進人才、吸引青年返鄉的政策,同時,打造全域旅游的產業剛剛起步,正是需要人的時候。”為此,劉倩還自考了市級講解證,每日向來自各地的賓客,推介武平的好風光。
和劉倩一樣,選擇返鄉創業的武平青年,還有不少。他們看中的,正是圍繞著“文明、幸福、生態”等關鍵詞快速發展的家鄉武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