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情懷——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在廈舉辦
邀請展現場名家佳作薈萃。
趙勝利作品《清氣滿乾坤》。
鄭景賢作品《白鷺》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 記者 陳冬 圖/廈門日報 記者 姚凡) 大海、礁石、山巒,雖然逸筆草草,卻猶如現代抒情詩,描繪出一個輕松自然、恬靜淡泊的空間世界——這是91歲高齡藝術家魏傳義的最新作品《大海邊》,也是他專門為“時代情懷——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全國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而創作的。
此次邀請展由中國美協福建創作中心主辦,舉辦地點位于黃厝茂后的廈門東南國畫院,展覽時間截至8月15日,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來自我省、廈門市以及北京、山東、上海、安徽等地的31位實力派畫家齊聚一堂,獻上精品力作100余幅,魏傳義是其中年紀最大的一位畫家。
改革開放40年,當代的中國藝術閃耀著多元異彩,新時代中國畫也煥發出勃勃生機。
徜徉在此次展覽的作品中,能夠看到藝術家們用畫筆勾勒出改革開放的線條,也能夠感受到他們揮灑出時代的溫度,以及中國畫的融匯能力、吸納能力和無限活力。
表現題材豐富>>
濃縮當代中國畫精華
這場學術邀請展的舉辦,起緣于今年春節的一次畫家聚會。“我們這一代人是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參與者、受益者,大家聊到興起時便提議,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不如做一場中國畫名家學術邀請展,相互交流切磋學習,展現我們的文化自信。”廈門東南書畫院院長白磊說。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畫家們的支持,最終確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31位畫家參展。參展畫家以飽滿的創作熱情,縱情筆墨,涉及山水、人物、花鳥,品種齊全,風格各異,異彩紛呈。豐富的表現題材,展現了畫家們對自然、對生活、對時代不同的心跡與感悟,濃縮了當代中國畫創作的精華。
“藝術來源于生活,這不是一句空話。”參觀完畫展的觀眾,不論是專業人士或是普通市民,都表示感觸很深,不僅是因為畫家們通過藝術語言反映當代人的精神面貌和表達對真善美的追求,更從中感受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于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以及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正是基于這樣的文化自信,參展畫家以一種昂揚的姿態,展現出獨具時代精神和地域風貌的藝術新風。本次展覽中,本土畫家數量占一半以上。可以窺見,在廈門這塊土地上,一批優秀畫家在改革開放40年里各種文化思潮的影響下,始終保持沉潛的心態和冷靜思索的態度,積極、務實地將自己的藝術追求步步推進,才形成了當代廈門畫壇群星燦爛的繁榮局面。
白磊作品《火紅時節》
江曙曜作品《五月溪聲綠》
魏傳義作品《大海邊》
審美空間多維
筆墨表達緊隨時代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互鑒而豐腴,學術性是這場展覽的一大亮點。
31位參展畫家,既有福建省的趙勝利、張劍、江松、王奇志、羅中凡,廈門的魏傳義、白磊、李文絢、鄭景賢、趙星、王新倫、張葆冬、牛惠民、江曙曜、湯琳南、鄧紹炳、傅松華,也有來自北京的牛朝、師界弘,山東的賈榮志、上海的孫景浩等,他們都是當今活躍在中國畫壇的名家,每一位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藝術語言。在中國畫創作日趨多元化的今天,幾位70后、80后甚至是90后畫壇新銳的探索也使人們眼前一亮。
在展廳逛了一圈又一圈的省美協副主席趙勝利說,這種緊隨時代的筆墨表達,無疑為廈門地域美術增添了多維的審美空間與豐富的內涵,從而能更好地引導、鼓勵廈門乃至福建的美術家創作出更多表現時代精神的優秀美術作品。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節點,如何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進程中讓中國美術發揮作用?參展畫家用作品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們說,藝術家感恩時代,最好的感恩是畫好畫,用敬慕之心去弘揚深厚博大的中華優秀藝術傳統,體察現實生活與民眾的審美心理,將個人的審美理想、藝術追求融入創作,用藝術的方式抒發家國情懷,創作出融人民性、時代性、創新性為一體的精品。
名片
廈門東南國畫院
成立于2014年,是福建省首個進行國畫藝術研究的民間專業學術團體。自成立以來,畫院廣泛進行中國畫創作交流,重學術、重品位,經常開展藝術交流沙龍、藝術講座和書畫培訓等公益性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