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辟地建成投產后島內自來水供應翻一番 廈門是一座淡水資源缺乏的城市,尤其是島內,很多老廈門深有體會。早期,廈門島的人們需要靠井水生活,但是海濱的井水咸而苦澀,多數不能飲用,許多居民不得不從九龍江運水過來的船“買水”,慢慢的便有了“擔水巷”。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廈門島內只有赤嶺水廠和蓮坂水廠兩座自來水廠,日供水量合計約5.26萬噸。 1981年10月15日,隨著一聲開山炮響,廈門經濟特區在湖里破土動工建設。“特區建設,沒有水怎么行?”柯央說,“當時建高殿水廠,主要目的就是解決特區供水問題。”市里成立了自來水擴建工程指揮部,曾參與過蓮坂水廠建設的柯央,被調入指揮部,負責高殿水廠現場建設。“之所以選址在廈門島西北部的高殿,一是那里離湖里加工區近,二是離福廈公路和海堤近,便于管道的敷設。還有就是那里的海拔適合水廠水壓的要求。”柯央說。 1982年春節剛過沒多久,高殿水廠建設就開工了。“那里原來是荒山和旱地,要開山辟地,把山推平,對地下巖石進行爆破。”柯央說,現場條件十分艱苦,項目組只有5個人左右,連辦公的地方,都要借助部隊營房,吃飯也要到附近街上去吃。柯央不僅要參與建設,了解水廠生產流程,還要經常去高殿村里,做被征地農民的工作,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協調好廠村關系,同時,還要著手培養水廠今后運行的骨干,“當時我帶了三個徒弟,之后都成為水廠的骨干力量。”柯老自豪地說。 經過約兩年半的施工,高殿水廠的廠房、車間、宿舍等基本建成,1984年水廠開始試生產,1985年正式投產,生產能力達6萬噸/日,島內的自來水供應因此翻了一番。 三期擴建供水能力是初期的15倍 隨著廈門經濟特區的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劇增。1987年,高殿水廠便著手開始了一期擴建工程。一期擴建設計生產能力為24萬噸/日,分兩步走,1988年完成12萬噸/日的生產能力建設,1992年完成另外12萬噸/日,相當于再造了4個高殿水廠。那時,九龍江原水也引入了高殿水廠,為適應水質變化,一期擴建工程的生產工藝也有變化,從“機械攪拌澄清池+雙閥濾池”的工藝,改為“折板反應池+平流沉淀池+雙閥濾池”工藝。 高殿水廠總占地面積達到270畝(18萬平方米),而一期工程只用了約九分之一,剩下的是預留發展用地。“這充分體現市委市政府、規劃部門以及公司領導的遠見卓識,如果當時沒有預留這么大片的地,根本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實現三期擴建。”高殿水廠現任廠長陳偉說。 1995年,高殿水廠二期工程開始建設,1997年投產,設計供水能力30萬噸/日。2013年,高殿水廠三期工程開始建設,2015年投入運行(15萬噸/日);并于2017年,在原有土建基礎上完成15萬噸設備安裝工程,設計供水能力30萬噸/日。至此,高殿水廠的最大供水能力達到90萬噸/日,是初期的15倍,這也讓高殿水廠一躍成為全省最大的水廠。可以說,高殿水廠的每一次擴建,都是為了適應城市發展需求,反過來,又大力推動了特區經濟社會的發展。 當然,供水是一個系統工程,如果沒有原水,水廠即使建得再大,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除了高殿水廠外,廈門還大力推動建設特區供水管道工程、九龍江北溪引水改造工程、枋洋水利樞紐工程等,目前已基本形成“兩江四庫”的供水格局,讓活水源源不斷地進入水廠。 王明煌是柯央當年帶的徒弟之一,他從建廠初期就進入高殿水廠,一直到現在,將近35年,可以說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獻給了水廠,也見證了水廠的每一次變化。“30多年來,水廠員工的學歷越來越高,工藝越來越先進,水質檢測項目越來越多,出水水質也越來越好。”王明煌說。在柯央看來,供水是個良心活,變化這么大,唯一不能變的是供水人的責任心。他拍著陳偉廠長的肩膀,不止一次地說道:“你肩上的擔子很重啊!”陳偉回答說:“我們一定會把老一輩水務人的優良品質傳承下去,為城市、為人民把好用水關。” |
相關閱讀:
- [ 05-23]集美杏濱拆除臨時菜市場和停車場 確保杏林水廠工程施工
- [ 12-05]集美杏林水廠將擴建 升級后供水能力可提升近一倍
- [ 11-08]杏林水廠將擴建 擴建后供水能力將提升近一倍
- [ 06-19]高殿水廠擴建后日供水達90萬噸 居民用水將更有保障
- [ 06-16]高殿水廠昨天正式投入運行 島內用水更有保障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