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 赴京學習用國產面粉做出松軟面包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肖永吉講述了一件有關廈門僑利食品廠的故事。改革開放初期,想吃上地道的面包,在廈門還是件難事。當時只有一家“綠島飯店”有售賣面包,想吃還得走后門,但綠島飯店生產的面包是長條狀,吃起來硬邦邦,口感像饅頭,偏甜偏油,不少外國人都吃不習慣。市領導要求市僑聯引進生產面包的設備,烤制適合外國人口味的面包,以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于是,時任市僑聯主席顏西岳發動在港僑聯委員和境外朋友,成立香港鷺江公司,與市僑聯合資創辦僑利食品廠。 這個因“面包”而生的企業,正式邁出了第一步——1984年3月簽訂合同后,顏西岳抓緊落實親自參與籌備,肖永吉與同事選地建廠房,并前往香港,請香港大慶公司(僑聯在香港的聯絡點)幫助,引進加拿大的面包生產線。 一個小小的面包背后,是無數細節的“糾結”。改革開放初期,面粉用的是國產造“紅旗粉”,沒有用于生產面包的專用西粉,與西式口感的面包卻碰撞不出火花,很難發酵,對面包口感影響很大。為此,時任市長鄒爾均和副市長柯雪琦專門調研,讓肖永吉帶領籌備組和技術團隊前往北京義利食品廠,學習如何利用國產面粉做出松軟的面包。 同年12月,僑利公司開始試生產,1985年3月正式投產,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有了正宗的西式面包——當時推出的主打切片白面包蓬松柔軟,吃起來不黏牙,部分解決了來廈投資的老外吃面包難的問題,也隨之給廈門帶來了一股吃面包的風潮。賣九毛錢一條的面包,在當時并不便宜,但買面包的人卻排起長隊,有在廈大讀書的老外,還幫外國好朋友們訂貨,每天送來名單,羅列了一排地址讓僑利食品廠安排派送。原有的一部汽車派送很快便不能應付市民旺盛的購買需求,又緊急增加一部汽車和六部三輪車派送,據了解,當年盈利就達到12萬元。 印象 為僑服務 他是貼心人 肖永吉雖然名義上是市僑聯副主席,但從照應華僑在廈門的吃穿住行、處理日常小事,到為他們排憂解難辦實事,都是肖永吉的工作范圍。“我們要努力做為僑服務的貼心人。” 肖永吉告訴記者,在僑聯的工作中,交朋友也是工作之一,通過海外家鄉老朋友穿針引線,讓他們參與服務廈門建設。如肖永吉曾動員馬來西亞僑胞蘇漢英幫助廈門牽線搭橋,與馬來西亞檳城建立友好關系。 服務到最后,肖永吉和華僑都成了真正的交心知己,如今在他家里,還收藏著一些華僑送他的紀念品,這些既是友誼的見證,也是工作上的肯定。肖永吉說,作為從海外歸國的華僑,自己深深體會到,是改革開放讓祖國變強大,海外僑胞真正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08-01]中國僑聯將推出系列節目講述華僑華人改革開放故事
- [ 07-28]凝心聚力推進僑聯工作 廈門市僑聯十六屆二次全委會昨召開
- [ 06-07]2018兩岸僑聯和平發展論壇昨日在廈門舉辦
- [ 04-13]中國僑聯副主席到集美考察僑鄉文化
- [ 03-30]集美區僑聯召開七屆六次全委(擴大)會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