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不斷加快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圖為筼筜污水處理廠。(本組圖/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提供)
污水處理廠技術人員在對污水進行化驗。
廈門日報訊(記者吳海奎)近日,住建部通報了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運行情況,廈門排名分區第一、全國前列,這已是廈門連續兩個季度獲得分區第一的好成績,換句話說,今年上半年,廈門都排分區第一。
廈門是一座因海而生、因海而興的海上花園城市。筼筜湖畔、五緣灣內、環島路旁等親水地帶,隨處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場景。對于這里的人們來說,保護水環境,就像是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重要。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推進污水治理工作擺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市市政園林局等相關部門積極貫徹落實,不斷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提升處理能力和效率,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城鎮污水處理率高 多項指標分區領先
住建部對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考核,著重用數據說話,有著一套客觀、細致的評分體系,指標包括污水處理率、污染物收集效能、主要污染物削減效率、污泥處置、監督管理等。由于降雨和污水處理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考核按照降雨分區排名,更為科學,也更有參考價值。廈門年降雨量大于1500毫米,被分在了一區,同在一區的有深圳、海口、杭州、廣州、福州等10個重點城市。根據住建部對2018年第二季度污水處理情況的通報,廈門以94.01分的總分,位列分區第一名,其中監督管理得到了滿分,污染物收集效能和主要污染物削減效率等兩項指標,均排在分區第一。2018年第一季度,廈門同樣是分區第一。
污水處理是黑臭水體整治的重要方面。今年7月,根據生態環境部對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總體情況的通報,廈門達到了治理目標,是全國9個黑臭水體消除比例為100%的城市之一。
數據無言,卻最有說服力。來自市市政園林局的統計,目前廈門建成8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91萬噸,污水提升泵站112座,污水干管上千公里。2017年,廈門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76%,超過創建全國環保模范城市、國家生態市等指標要求。廈門8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全部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排放標準,實現連續8年出水水質合格率達100%。
廈門污水處理廠平均進水濃度超過260毫克/升,在南方城市處于中等偏上水平,人均污水收集處理量達216升/日,為全國人均日污水處理量的2倍以上,體現廈門城市排水系統良好的收集效率。根據歷年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數據顯示,廈門的GDP從1981年的7.4億元,到2017年已增至4351億元,增長了588倍;但海水中表征污染程度的關鍵指標COD濃度一直維持在較低的0.96-1.39毫克/升的水平,體現了良好的污水處理效果。
設施建設再提速 五年之內翻一番
污水治理,是一項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系統性工程,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久久為功的毅力、壯士斷腕的勇氣。近年來,隨著城市人口增加、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水環境整治標準的不斷提高,廈門污水處理能力已日益滿負荷,這也對污水治理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速提質提效的號角已經吹響!今年7月27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裴金佳調研廈門城市污水處理和水體治理工作時明確要求,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必須全面提速,盡快提高污水處理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生活污水直排,不斷提高污水處理工藝,提高中水回用比重、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深化國家節水型城市建設。
8月6日,市長莊稼漢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部署推動廈門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專項規劃修編工作,要求結合人口、經濟、社會發展規模,統籌考慮周邊地形自然環境,科學測算近遠期污水處理量,確保規劃修編的科學性、系統性和前瞻性,同時,要求進一步優化完善理順體制機制,加快項目建設。
當前,廈門正大力推進“雙千億”工作,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作為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城市承載力的重要內容,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廈門正推進杏林、前埔、集美、同安、翔安等污水廠擴建項目,同時策劃馬鑾灣再生水廠、迎賓再生水廠、西柯污水廠、航空北污水廠等一批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2018-2020年每年計劃新建改造污水管網90公里以上;到2020年,計劃實施污水廠新改擴、污水管網泵站工程30個,全市污水處理能力從目前的91萬噸/日提高到166萬噸/日,中水回用率從目前的14%提到20%。到2022年,累計計劃投資近100億元,全市污水處理能力提高到180萬噸/日,相當于5年之內翻了一番,全市污水設施日益完善,逐步實現“污水全部收集、系統安全運行、資源再生回用、設施環境友好”的總體目標,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全方位監管 國企標準化運行
一個個數字、一組組數據、一份份成績的背后,承載著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印證了市委市政府堅持生態立市的決心,凝聚著治污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
廈門自1989年建成全省第一座污水處理廠起,隨著人口經濟發展和經濟特區的不斷擴大,陸續規劃建設了杏林、集美、海滄、前埔、同安、翔安、澳頭等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系統,于2006年在全國率先做到了每個縣(區)都至少擁有一座污水處理廠并適時擴建。
2016年6月、2017年2月,市市政園林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環保局相繼聯合印發了《廈門市小型污水處理設施管理辦法》(試行)和《廈門市污水處理廠管理辦法(試行)》,對廈門市污水處理廠(站)的建設、運行和監督管理進行明確規定,從而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在對污水處理廠的監管方面,廈門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如市市政園林局每年都邀請行業專家,對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水平進行考核,并且委托第三方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等,對出水水質、污泥等進行全方位檢測和監管。
作為廈門城鎮污水處理廠的主要運營方,廈門市政集團下屬的水務集團充分發揮國有水務企業專業化的優勢,嚴格按照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加強運營管理,抓好水質監控,在工藝、設備、水質、安全、排水、檔案、財務等方面編制了63個管理手冊,形成了一套標準的運行管理體系,確保各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規范。這一管理經驗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充分肯定,省住建廳在此基礎上,編制了國內首部涵蓋污水處理廠運行、培訓、考核及監管等方面內容的地方標準——《福建省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標準》。廈門污水處理廠還通過采用生物制肥、深度脫水填埋、焚燒和制磚等綜合處理處置工藝,率先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實現城市污泥的全量安全處理處置,形成廈門特色的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其中,水務集團自主研發的污泥深度脫水技術在全國大中型污水處理廠得到了廣泛應用。
點擊
廈門取得
亮眼成績
今年第二季度,廈門以94.01分的總分,位列分區第一名,其中監督管理得到了滿分,污染物收集效能和主要污染物削減效率等兩項指標,均排在分區第一。2018年第一季度,廈門同樣是分區第一。
同一分區
強手云集
由于降雨和污水處理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考核按照降雨分區排名,更為科學,也更有參考價值。廈門年降雨量大于1500毫米,被分在了一區,同在一區的有深圳、海口、杭州、廣州、福州等10個重點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