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 到海滄交通不便 特區發展需要新通道 海滄大橋還沒建成時,廈門島和海滄的陸路交通有30多公里。 市民謝女士家住海滄,工作地點在島內的蓮花三村,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20年前,廈門島到海滄主要有兩條路徑,一是從碼頭坐船,二是乘坐公交車,從島內經集美、杏林,再到海滄,“靠船只駁運,不太方便,坐公交車要繞一大圈,時間需要一兩個小時,回家路可謂相當漫長”。 市民熱烈期盼建一座大橋,城市的發展也迫切需要一條新的過海通道。彼時,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日新月異,城市越變越“大”,僅有的兩條通道——廈門海堤、廈門大橋已不能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1996年,連接廈門島和海滄的海滄大橋破土動工,這是廈門島的第三條出島通道。 [建設] 7年調研3年建設 充分體現特區精神 鮮為人知的是,為了建設海滄大橋,前期調研用了整整7年時間。廈門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曾超回憶說,前期調研要研究諸多方面,如水文、地質、氣象、環境等。他舉例說,為了收集海滄大橋周邊的風向情況,當時在火燒嶼設立了收集站,整整花了一年時間收集氣象資料進行研究,還查看了廈門氣象臺有史以來的風向記錄, “廈門處于臺風多發帶,這么大跨度的橋,對風非常敏感”。 海滄大橋總投資28億元,在建橋的過程中,建設者遇到了許多從未遇到過的困難,包括工程規模宏大、建設條件惡劣、技術難度大等。路橋人迎難而上,齊心協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建設期間,1999年10月,一場超過12級的臺風正面襲擊廈門,當時海滄大橋還沒通車,當大家都捏了一把汗的時候,臺風過后,海滄大橋毫發無損。 1999年12月30日,海滄大橋建成通車,前后只用了3年,創下同類橋梁建設速度之最,成為特區精神的生動寫照。 [地位] 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2008年獲評“詹天佑獎” 橋梁是一個地區發展的紐帶,橋梁建設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具體體現,可以說,海滄大橋代表著20世紀中國建橋水平最高成就。 與傳統的懸索橋相比,海滄大橋的施工工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它是世界第二座、亞洲第一座特大型三跨連續全漂浮鋼箱梁懸索橋。 2008年,海滄大橋獲評“詹天佑獎”,這是我國土木工程科技創新的最高榮譽。 2014年,海滄大橋榮膺“改革開放35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該項評選活動由中國建筑業協會聯合13家行業建設協會共同舉辦,海滄大橋是福建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工程項目。 |
相關閱讀:
- [ 07-11]廈公布上半年十大擁堵路十大事故高發路 海滄大橋最"受傷"
- [ 01-15]昨傍晚海滄大橋進島方向兩車追尾起火 人未傷亡堵了大橋
- [ 11-23]廈門(海滄)國際半程馬拉松賽期間 海滄大橋禁雙號車通行
- [ 08-25]即日起至9月6日廈門海滄大橋進島實行快檢分流
- [ 08-25]今起從海滄大橋進島快檢證車輛從濱湖路匝道上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