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規合一”催生辦事提速“小聯合國” 廈門市放管服改革實踐中,企業和群眾實現了“只進一個門、最多跑一次”的辦事體驗,而對于幕后負責審批事項的辦事部門看來,“多規合一”是基礎,解決了過去最讓人頭疼的“規劃打架、部門扯皮”的難題。 “過去我們碰到最多的問題就是‘規劃打架’,但各個部門也都是照章辦事,解決問題只能通過市里召開常務會議。”廈門市規劃委直屬分局局長施大茂表示,廈門在實行以“多規合一”為抓手的放管服改革后,各部門已經在項目立項前把“該打的架”打完了,大大縮短了各個項目的前置審批時間。 事實上,施大茂除了市規劃委直屬分局局長的職務外,還有一個廈門市規劃委駐市行政服務中心首席代表的頭銜。和施大茂一樣,包括發改、國土、建設、環保、經信、水利、人防、電力等部門在市行政服務中心都有一位首席代表。 “我們這里其實就是一個‘小聯合國’,每個部門的首席代表就是各個部門的‘特命全權大使’,代表各自部門協商壓縮審批時間。”在廈門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副主任陳玉輝眼里,首席代表協商制是在“多規合一”背景下催生的提速利器。 “以前立項都是‘文來文往’,辦事人員要拿著材料送各個部門,可能還要遭遇‘門難進、臉難看’的尷尬,”廈門市國土資源與房產管理局駐市行政服務中心首席代表邱永棟告訴記者,“現在各部門將串聯審批優化為并聯審批,多部門同時開動審批工作,前置材料直接在數據庫調取,辦事人員享受到了實惠。” “組合拳”里的廈門探索 放管服改革中的這套“組合拳”究竟怎么打才有力?廈門通過近年來的實踐,給出了“五個一”的答案,即:形成覆蓋全市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及城市空間容量的“一張藍圖”;以信息化為手段構建集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協同、審批、監督與網上辦事為一體的“一個平臺”;推行線上線下、虛實一體的綜合服務“一個窗口”;實現由過去串聯式審批變為并聯式審批的“一張表單”受理;創建包含頂層保障、部門協調、監督監管、動態更新等內容在內的“一套機制”。 過去,一個建設項目驗收需要不同單位至少測繪五次,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在“多規合一”思路引導下,“多測合一”應運而生。如今,項目測繪僅需由國土部門一次完成即可,并將相關測繪結果在后臺共享給其他單位。 數據顯示,廈門市不動產登記工作已由過去的3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一些體量不大的項目可直接縮短至3個工作日,該速度與世行營商環境排名第16位的經濟體相當。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廈門放管服改革實踐中,讓各部門政務數據流動起來就是“糧草先行”。為此,廈門市建立了統一的資源共享機制,形成一個邏輯集中的政務空間信息共享服務平臺,該平臺已接入27個職能部門。今年以來,政務內網總訪問量已達1294萬次,政務外網總訪問量達3781萬次。 廈門市政府負責人表示,廈門將進一步圍繞“多規合一”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國務院提出的“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一半以上”基礎之上,進一步實現審批流程再優化、審批手續再減少,力爭將審批時間再壓縮三分之一以上,讓辦事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更強,辦事體驗更好。 |
相關閱讀:
- [ 08-21]八閩好手廈門海滄決戰氣排球 比賽歷時4天
- [ 08-21]11年服務6萬人 廈門話公益培訓班即日起招募老師
- [ 08-21]廈門市職工藝術團舞團成立十周年 服務職工群眾近20萬人
- [ 08-21]在候診室吸煙罰50元 廈門海滄控煙今年首開罰單
- [ 08-21]廈門市衛計系統 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