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報訊 (記者 宗琴 實習生 林燕萍 通訊員 林小芬) 紫色小花外貌酷似“牽牛花”,為很多居民喜愛。其實,它們本名叫“五爪金龍”,是一種入侵植物,能迅速生長包裹其他植物。近日,華僑大學一群學生組成暑假社會實踐團隊,在廈門發現了16種入侵植物。
實踐團發現16種入侵植物
在杏林九龍湖住宅區域的河岸上,一片綠油油的水葫蘆布滿在河面上。正值夏日,被水葫蘆堵塞的河道,飄出些許臭氣。在這次實踐調查中,華大的學生找到了其他15種像“水葫蘆”一樣的入侵植物,包括五爪金龍、貓爪藤、馬纓丹、銀膠菊、老鼠拉冬瓜、炮仗花、藿香薊、小蓬草、紅毛草、垂序商陸、刺果瓜、蟛蜞菊、空心蓮子草、互花米草、大薸。它們“匍匐”在城市的某些角落“虎視眈眈”,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生長。
華僑大學化工學院生物工程與技術系副教授黃志宏表示,這些植物中,水葫蘆、五爪金龍、貓爪藤已經造成一定困擾,其他植物雖未形成大面積傷害,但有必要進行知識普及。
居民誤種助其生長
在鼓浪嶼的一個老院子里,一種紫色的花爬滿了墻頭。華大調查成員通過詢問得知,主人見此花酷似“牽牛花”,便種植在家里,用來觀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市民對一些入侵植物認識不夠,誤種植用來觀賞。”華僑大學化工學院2016級生物技術專業的梅海英說,像居民口中的這種“牽牛花”,其實是五爪金龍,它對其他植物的生長有破壞性。
黃宏志表示,像大薸,俗稱水蓮花、水白菜,種植在庭院水池或是水缸里用于觀賞很是別致。不過,其生長過快,一些居民便拔除丟掉。若是丟在水邊,無人看管它也能肆意生長,若是大面積集聚水面時,會危害水生生態系統。
除了居民誤種無意中協助這類植物生長外,還有一類危害植物,最初是為了保護而引進的,如今卻是“麻煩”。互花米草便是其中之一。最初引進是為了保護海堤、生產綠肥、用作飼料的,如今它也對其他植物存在侵害。
園林部門會及時“捕殺”
針對華僑大學學生的調查,記者也咨詢了廈門市園林植物園副總工程師陳恒彬。他介紹,入侵植物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危害性,可以稱這些植物為“危害植物”,不過其要造成危害是有一定具體條件的。
陳恒彬說,這些年園林部門在綠化上也很注意,若是發現出現這類有危害植物,會及時“捕殺”,有效地進行控制。
這些危害植物你認識嗎
水葫蘆
拍攝地點:杏林九龍湖住宅附近
水葫蘆最初作為豬飼料被引進,因繁殖能力太強,對所生長的水面進行“封鎖”,擋住陽光,導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夠光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生物多樣性,大量聚集還會堵塞河道等。
目前,水葫蘆的治理主要靠人工及機械打撈。
五爪金龍
拍攝地點:鼓浪嶼、天馬山
五爪金龍花如漏斗狀,酷似“牽牛花”,常常用美麗的外表迷惑別人,是廈門擴散最為嚴重的入侵植物之一。集美天馬山的道路、山坡很多地方都被其覆蓋,它們將原來的本土植被包裹,爭奪養分與光照,最后致本土植被全部死亡。
貓爪藤
拍攝地點:鼓浪嶼
作為爬藤植物,貓爪藤被認為是園林樹木的一大公害,老藤可以絞殺植物,枝葉則覆蓋樹木。
貓爪藤常被誤認為“異葉爬山虎”,其實兩者有著天壤之別。貓爪藤形態特征:葉對生,呈長圓形或卵圓形,先端漸尖。而異葉爬山虎形態特征:葉互生,掌狀三裂葉,枝上有卷須,其尖端有粘性吸盤。
銀膠菊
拍攝地點:集美兌山森林公園
在集美兌山森林公園,工人們正在清理路邊的銀膠菊,由于生長太快,工人們都要定期進行清理。銀膠菊不僅堵塞道路,侵害耕地,對人體也是有害的。銀膠菊有毒,能引起人和家畜的過敏性皮炎。
大薸
拍攝地點:五緣灣濕地公園
俗稱水白菜、水蓮花或是大葉蓮。
最早引進時是作為豬飼料推廣栽培的,其可作為豬、魚的飼料,也可種植于池塘、水池點綴水面。
大薸種植在水池里雖然好看,但因繁殖力很強,大面積集聚水面時,會堵塞航道,導致沉水植物死亡,危害水生生態系統。
互花米草
拍攝地點:集美大橋管理樓南淤泥質海灘
上世紀80年代引入的互花米草,一度用于促淤造陸、護灘護岸,在沿海得到迅速推廣。然而,它極強的入侵性致使大片紅樹林死亡,被列為國家首批外來入侵植物。近年,廈門有關專家提出用“物理+生物”的辦法,即采用物理翻耕后,再種植紅樹林,同時從種群傳播源頭治理,有效抑制了其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