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 (記者劉艷)當前乃至未來的經濟競爭,不僅是單個城市之間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城市群之間的競爭。
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以福州都市區和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帶動閩東北經濟協作區和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的重要部署。
推進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部署,著眼新時代、建設新福建的重大戰略安排,將對全省大局起到全局性、戰略性牽引作用。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裴金佳提出,在新起點上,閩西南五市要認真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強化戰略思維,提高全局站位,凝聚共識,大力推進,把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成為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
今天,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廈門召開。全新起點,更高站位,創新思路,閩西南經濟協作區由此按下“快進鍵”,開啟了新一輪的協作發展之路。
全新起點
翻開福建省地圖,廈門、漳州、泉州、龍巖、三明五市同屬閩西南,山海相連,具有聯通南北、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
1994年,五市首次“抱團”合作,改各自博弈為攜手共贏。加強基礎設施同城化建設,廈漳泉1小時交通圈初步形成;推進生態環境協同保護與整治,完善九龍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推出同城化旅游線路,抱團旅游聯合營銷……20余年來,五個城市以推進區域一體化為目標,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積累多年協作發展的經驗。
然而,在當前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統籌機制有待完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協作結合不夠緊密……這些問題制約著閩西南五市的協作發展,與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城市群相比,閩西南五市“抱團”優勢還不突出。
正值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省委省政府發出“動員令”,五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加強合作,對于推動協同發展、壯大城市群、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意義重大。
更高站位
閩西南五市面積、人口分別占全省55%和59%,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全省61%和64%,構建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具備良好基礎、發展潛力和發展動力。如何以更高站位推進發展,在更高坐標中精準施策?
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幾個月來,閩西南五市迅速行動,相關部門密切溝通,積極推動相關工作,構建更加有效的區域協作新機制,編制協作區發展規劃,完善項目策劃生成和滾動推進機制。
省委、省政府指出,廈門作為龍頭要帶頭推進,發揮好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廈門牽頭建立常態長效的工作協同機制,圍繞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進行謀劃和協商。同時以增強硬實力提升輻射帶動功能,有效對接周邊城市產業和民生需求;以增強軟實力發揮示范帶動效應,放大廈門在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對臺綜合配套改革、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的溢出效應,推動先行先試舉措在協作區率先推廣應用。
站位更高,理念更新,視野更寬,舉措更實,五市合力推動新時代協作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促進協作區更高質量的發展。
更強合力
“產業協作是關鍵”“項目是落腳點”,近日在廈門召開的閩西南經濟協作區辦公室(籌)第一次主任會議上,這樣的觀點成為五市領導的共識。
以合作共贏為基礎,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廈漳泉都市區建設為引擎,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加快發展,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合作、公共服務、生態環境整治等方面的合作全面展開。
一份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重大(重點)項目臺賬(第一批)已經出爐,66個項目總投資7857億元,其中包括46項在建項目、20項前期項目,涉及基礎設施、制造業、服務業、協作園區、社會事業等領域。
簡單的項目名稱背后,意味著蛻變、提升、融合。廈門市軌道交通、福廈鐵路客運專線、翔安新機場、南三龍鐵路、興泉鐵路(福建段)等36項基礎設施項目,將提升五市的“硬環境”,助推五市交通互聯互通;晉江晉華集成電路存儲器生產線、廈門聯芯、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芯云谷等項目,立足各市產業基礎優勢,提升產業協同發展水平;廈門泉州(安溪)經濟合作區湖里園、廈龍山海協作經濟區雁石片區基礎設施、龍海泰寧產業園區等一批協作園區的建設,有助于推動經濟要素在區域內合理高效流動,從而實現互利共贏、共同提升。
雙邊、多邊、多層次、多形式的區域協作,不斷激發協作區的內生動力,掀開協作發展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