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 “金鑰匙”1991年12月建成 上一次翻修是在2012年 “‘金鑰匙’高度為23.5米,直徑為2.1米。它本身是獨立建筑,工人高空施工沒有落腳點,只能依靠腳手架上下,這給涂料施工帶來了一定難度。”項目相關工作人員曹先生回憶,上一次“金鑰匙”翻修還要追溯到2012年,而此次項目從本月20日開工以來,每天都會安排八九名工人在現場施工,預計將于本月30日完工。 記者在現場看到,“金鑰匙”雕塑底座的奠基石上清晰地寫著其建成時間為1991年12月。“金鑰匙”矗立在廈門大橋橋頭高地,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風雨洗禮,見證了無數車輛進出廈門,也見證了廈門的蓬勃發展。不少市民對這把“金鑰匙”都懷有深深的情感。 “每次從外地回廈門,途經廈門大橋時看到這把‘金鑰匙’,就知道自己到家了。”市民吳先生告訴記者,這把鑰匙不僅激勵著外出奮斗的年輕人努力加油,更是一盞“明燈”,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金鑰匙’矗立在橋頭,鑰匙環中的白鷺好似展翅翱翔。”市民陳女士說,從小到大看著廈門飛速發展,感覺這是一把打開廈門經濟騰飛之門的“金鑰匙”。 【講述】 “金鑰匙”設計者之一劉謙解密制作細節 鑰匙環的安裝難度最大 本報在1992年2月20日頭版刊登了一張“金鑰匙”的照片,照片拍攝者是本報的老攝影記者翟培富,他在圖片說明中用“金碧輝煌,蔚然壯觀”來形容這座金鑰匙雕塑。 不少市民以為,這把金鑰匙和“98”投洽會的“金鑰匙”有關,其實不是同一把。昨日,記者輾轉找到了原廈門大學藝術公司、“金鑰匙”的設計者之一劉謙,來聽聽他講述金鑰匙設計與制作背后的故事。 關于設計: 一把鑰匙打開“門” 白鷺口中銜“嘉禾” “廈門名中有個‘門’字,一把鑰匙‘插’在這座城市的大門口,就寓意用鑰匙打開廈門的‘大門’,喜迎八方來客;同時也寓意著打開門,讓更多廈門人走向世界。”劉謙說出了當時的設計理念。 劉謙說,自己當年36歲,受命為廈門大橋設計一座雕塑。要設計好一座城市的代表性雕塑談何容易,劉謙和團隊經歷了構思、設計、自我否定、再設計等一系列過程,耗時20天左右,終于設計出了金鑰匙的雕塑方案,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 “當時我在設計鑰匙環中的白鷺時,在它的嘴里銜著一束‘嘉禾’,也就是雙穗的稻子,寓意它能為廈門播撒幸福的種子。”劉謙介紹,鑰匙設計成金色,也是因為金色是一種榮譽的象征,他希望這樣一把金色的鑰匙能為廈門帶來好運。 關于施工: 白鷺雕塑完成不容易 一把鑰匙三塊拼接 設計圖紙是有了,可怎樣把圖紙上的想法變為現實? “金鑰匙的主體由鋼板焊接而成,而鑰匙圈里的白鷺雕塑則是不銹鋼制成的。這樣的設計,給原材料加工環節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劉謙告訴記者,鑰匙的部分造型需要鋼材加工師傅精心敲打,當時全廈門沒幾個人能做到,他通過多個渠道找到廈門最有實力的鋼材加工企業,并每天親自到廠內監督工人師傅加工鋼材。“那時候每天睡眠時間都只有三四個小時,真是恨不得一睜眼就去廠里看一看進度。” 金鑰匙的各個部件在劉謙和團隊的監督下,順利完成,接下來就是運往現場安裝拼接。“金鑰匙一共分為三個部分,鑰匙身體由于較長,由兩部分焊接而成,最高處的鑰匙環與中間的白鷺造型為第三部分。”劉謙回憶,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鑰匙環的安裝。在安裝當天,由于風較大,吊車將鑰匙環吊在空中時,整個鑰匙環部分好似一個巨型風箏隨風晃動,隨時都有掉落的危險。“工人們齊心協力,最終固定好了鑰匙環的部分。”劉謙說。 |
相關閱讀:
- [ 07-12]廈門大橋往島內方向小車撞騎三輪車 老人被及時送醫
- [ 01-16]21日和22日的凌晨00:30至4:30廈門大橋出島方向將封橋
- [ 07-02]廈門同集路改造節點通車 廈門大橋到同安約15分鐘
- [ 07-02]廈門同集路改造節點通車 廈門大橋到同安約15分鐘
- [ 06-16]集美區集中清理廈門大橋附近海域非法養殖設施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