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株草藥可以扦插,李良贊欲折一枝在旁邊進行種植。
海西晨報訊(記者 王曉萍)現年66歲的李良贊在蛇傷治療上的鉆研已有五十載光景,識得數百種青草藥,救治病患無數,是廈門市唯一的閩南蛇傷療法的傳承人。閩南蛇傷療法,第三批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盡管如今行業式微,李良贊仍在堅守、發揚。目前門下僅有一位同安的草藥醫師在學藝。言談間他惋惜,少有同行能夠一起交流蛇傷療法。
在海滄區信王廟民俗廣場旁,有一處藥園,抬眼看得到恢宏的海滄大橋風光,低頭則是滿眼的青翠。藥園主人李良贊在區塊分明的泥土里種著各式各樣的青草藥,用于治療蛇傷,雖然如今少有人登門治療。
李良贊15歲時離家學醫,在蛇傷治療上的鉆研已有五十載光景,識得數百種青草藥,不斷改良專治蛇傷的青草藥方,治愈了許多蛇傷患者。2010年,閩南蛇傷療法入選第三批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李良贊是這個項目在廈門市的唯一傳承人。
花朵嬌艷的射干是藥用植物,有清熱解暑的功效。
看似普通的一點紅也有藥用價值。
耳草的功效是涼血消腫。
遍訪大山采草藥救病患
李良贊是家中長子,底下還有五個弟弟,家中不寬裕,他十來歲就離家學藝。“我也就混口飯吃,學徒沒什么錢拿,但包三餐,還有地方住。”李良贊說。
15歲時,他拜入白山龍門下。原想跟著學點武術強身健體,卻發現白山龍是安溪著名民間醫師,更擅醫術,尤擅治療蛇傷。他便跟隨著白山龍游走于福建各縣市,遍訪大山,采集治蛇傷的草藥,學習蛇傷醫療技藝。
潛心學習19年后,李良贊出師回到廈門。他考取了醫師資格證,并獲得行醫許可證書,在海滄石塘村水頭社開了一家中醫蛇傷科診所,醫治各類蛇傷。
行醫數年,他救治過不少病患,其中不乏“起死回生”的案例。
1987年夏天,石塘村村民建國被毒蛇咬傷,治療一周仍未愈,躺在床上不省人事。家人都認為他好轉無望,已經搭起靈堂、備下棺材,為他準備后事。偶然路過建國家的李良贊得知了此事,治療蛇傷多年的他當下判斷,還有治愈的可能。
“建國才五十來歲,免疫力應該還不錯,而且被咬一周了,一定有其他醫生進行過治療,抑制了部分蛇毒。當時還沒斷氣,所以我認為還有救下的可能。”李良贊解釋。他征詢建國家人的同意后,將青草藥入酒給建國灌下,建國當天便有所好轉,只是傷口費了些時日才痊愈。
喪事變樂事,建國一家人都很是感激李良贊。如今,雖然建國已經不在了,但他的家人仍記著這份恩情。建國的兒子遇上李良贊時總會喚他一句“師傅”。李良贊告訴記者,這是他們那兒的敬稱,比一句“李醫生”更有分量。
收入低微不棄蛇醫本行
“會被蛇咬的常常是那些赤腳上山、下田干活的窮苦農人,連診金也付不起,但我又不忍心拒絕。”因此,施醫贈藥在李良贊這,是常事;入不敷出,是常態。
“行醫救人是善事。”不單他自己那么認為,他的家人也一直支持著他。能將閩南蛇傷療法堅持到今天,李良贊也難掩對所救病患的感激。“救下的人總會記著我,逢年過節還會給我送時令水果等當作感謝禮,我很感動,體會到‘好心有好報’的溫暖。”李良贊家中還有數不清的獎狀和感謝信,都是對他的感謝和贊揚。
行醫時,李良贊義診贈藥,造福村民,并從這份善中獲得滿足。于是,診所關停后,他投身公益,組建了廈門市海滄水頭慈善會,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為福利院等送溫暖、獻愛心。
慈善會對弱勢群體的幫助不停留于物質層面,更有精神層面的“捐贈”。他們請老師、找志愿表演者編排節目,常為福利院的老少奉獻精彩演出。
李良贊在蛇傷療法的研究也借助這個平臺進行再發揚,他不吝將自己在蛇傷療法上的所得傾囊相授,常在信王廟民俗廣場的活動中心開講授課。“閩南蛇傷療法本身采取就是中醫藥性相克的原理,所以中醫基礎我是有的。”李良贊告訴記者,“課上,我會教授大家蛇傷的急救處理方法,講些中醫常識,教他們認些常見的青草藥。”
在家養蛇研究蛇的習性
研究蛇傷,少不得要對蛇進行全方位了解。李良贊在家中養過蛇好一陣子,冬日里,家中孩子與毒蛇共眠是常事,夏日,他引蛇入水“洗澡”亦成為孩子們的童年一景。
這些蛇都是李良贊從村民家中捕來的。早年,石塘村都是磚瓦房,房中常有老鼠一類蛇偏愛的食物,常有毒蛇沿墻而上,從屋頂瓦片間進入房屋,盤踞覓食。村民一有發現,便找李良贊捕走。
捕來的蛇,李良贊悉數養著,觀察它們的行動,研究它們的習性。經過數年觀察,他發現,毒蛇在晚上八點前分泌毒液較多,因為這個時間段是他們外出捕獵覓食的時間,八點之后,因捕獵有所消耗,毒蛇的毒液會比較少。
根據這個發現,問診時他都會確認病患被毒蛇咬傷的時間,以此判斷病患蛇毒的嚴重程度,對癥下藥。
養蛇并不容易。冬日,蛇畏冷,李良贊常用棉被將它們包裹著,放在木箱里,并讓家人睡在木箱上,以人體的體溫溫暖蛇;夏日,蛇喜濕惡熱,他則要將它們放入水里降溫,吸收水分。
行業式微但他仍在堅守
因幾次搬遷,加上相關條例的出臺,李良贊家中已沒有養蛇的條件,便不再養了。但是,那些對蛇傷頗具療效的青草藥,他總尋著地方種下。
他用青草藥治療蛇傷,現摘現用,洗凈、搗爛就將其敷到傷口上。這些藥材除了登山尋得,他也自己種,方便取用,及時替蛇傷病患治療。海滄信王廟民俗廣場的那處藥園被稱作“閩南蛇傷療法青草藥園”。在這里,八角蓮、半邊蓮、兩面針、青木香……能治療蛇傷的大部分青草藥都能找到。
李良贊的診所早已不再運營,如今,他半生所學都傾注在這座青草藥園中。伴著廣場喇叭傳來的戲曲唱段,他常常提著鋤頭在藥園里轉轉,不時揮鋤松松土,除除草,偶爾也領著人來認認這些青草藥。
現年66歲的李良贊把生命四分之三,將來甚至更長的長度,都投入到閩南蛇傷療法的繼承和發揚。盡管行業式微,他仍在堅守。
改革開放以后,醫療條件及居住條件改善,傳統蛇傷醫治行業逐漸衰弱。但李良贊認為,當下,蛇傷治療仍有其存在的意義。“公園和綠地是蛇愛出沒的環境,而現在,為提升居民居住環境,公園及綠地逐步增多,所以,居民遭遇毒蛇的概率更高。”李良贊解釋道,“閩南蛇傷療法有其便捷性及高效性,置之于當下,還是有它存在的價值。”
目前,李良贊是廈門市唯一的閩南蛇傷療法的傳承人,門下僅有一名同安的草藥醫師在學藝。言談間,他總是在惋惜,少有同行能夠一起交流蛇傷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