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嶝大橋下,一只黃嘴白鷺跟在小白鷺身后漫步。(本組圖/彭志偉攝)
此次觀測到的黃嘴白鷺。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語晴 見習記者 張江毅)昨日下午,廈門翔安大嶝大橋附近出現了一只罕見的黃嘴白鷺。黃嘴白鷺是易危物種,最早的發現及記錄地點便是在廈門。比起從前,如今的觀鳥人能更頻繁地在廈門發現黃嘴白鷺的蹤跡。
體型與小白鷺相當
習慣“挑食”只吃海鮮
昨日下午4時30分,在翔安大嶝大橋橋下灘涂處,一只鳥喙呈灰黃色、腳呈青綠色的黃嘴白鷺跟在一只小白鷺身后漫步。不同于夏季,此時的黃嘴白鷺“收”起了背、肩和前頸處的蓑狀長羽,形態與小白鷺相近。
記者隨觀鳥人士到達現場,蹲守在遠處觀察,避免驚擾這只罕見的黃嘴白鷺。據廈門觀鳥協會會長彭志偉介紹,黃嘴白鷺體型與小白鷺相當,而現場看到的這只黃嘴白鷺體型偏小,有可能是未成年的亞成體。
黃嘴白鷺在亞洲鳥類紅皮書中被列為易危物種,目前全球僅存不到2000只,頗為罕見。而它最早的發現地便是廈門——1860年,英國生物學家羅博特·斯溫侯在廈門首次發現、記錄黃嘴白鷺。但后來黃嘴白鷺的數量逐步減少,變得愈發稀有,在廈門幾乎銷聲匿跡。
據彭志偉介紹,黃嘴白鷺數量稀少,一部分原因是“挑食”:小白鷺能吃河鮮,食性廣,在全國分布較廣;而黃嘴白鷺只吃海鮮、不吃河鮮,食性較窄,大多分布在沿海潮間帶,數量也較少。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觀測數據有所增加
近年來,觀鳥者在廈門看到黃嘴白鷺的幾率越來越高?!耙郧芭紶柌拍芸吹揭粌芍?,現在每年都能看到一些,零星分布在各地?!庇^鳥協會鳥友透露,去年8月,他們曾在大嶝大橋下同時發現近20只黃嘴白鷺。目前,廈門地區尚未發現黃嘴白鷺的穩定繁殖地,但廈門的生態環境正吸引著黃嘴白鷺在遷徙季節一次次“歸來”。
大嶼島白鷺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朱先生表示,隨著觀測數據的增加,近兩年黃嘴白鷺的瀕危等級已有所下降,被列為“易危物種”;但其所棲息的濕地環境仍需人們進一步關注和保護。
鏈接
培育引種仍在進行
早在2000年初,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就與廈門大學合作,開展黃嘴白鷺的引種工作。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人員朱先生說,一些人工培育的黃嘴白鷺在遇到臺風暴雨時,會因不懂得保護幼鳥,導致幼鳥夭折。因此,其下一代的存活率較低。
目前,黃嘴白鷺的人工繁育工作還在進一步開展。近年,有鳥友觀測到戴著保護區標記腳環的黃嘴白鷺與野生黃嘴白鷺結群覓食、融入野生種群的情況。
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也稱唐白鷺,屬于珍稀水禽,被列入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在亞洲鳥類紅皮書內被列為易危物種;同時,也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一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