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只鷺鳥在這片樹林里棲息,場面頗為壯觀。劉小東攝
池鷺
牛背鷺
廈門晚報訊(文/記者 顏梅麗 圖/通訊員 彭志偉(除署名外))在廈門島內外不少地方,都能見到市鳥白鷺的倩影。不過,六七百只白鷺在夕陽西下時,陸陸續續從各個方向飛回同一處林子,如此壯觀的百鳥歸巢場景,相信很多人都未曾見過。
近日傍晚6點,在位于翔安的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內,記者同觀鳥愛好者發現數百只鷺鳥在校內的一處小山林里棲息。據悉,這處鷺鳥夜棲地是去年發現的,這兩年從8月底開始,都有大量鷺鳥聚集于此,而且今年的數量比去年多出了不少。觀鳥愛好者表示,如果保護得好,這處夜棲地很有可能成為鷺鳥新的繁殖地。
現場
成群鷺鳥傍晚從不同方向飛來在同一片樹林棲息
傍晚5點多,記者與廈門觀鳥協會的觀鳥愛好者一同來到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的圖書館頂樓,從遠處等待白鷺的出現。圖書館旁邊的一片小山林郁郁蔥蔥的,當時有零星幾只白鷺在樹林上方盤旋。
傍晚6點,天色漸漸昏暗下來,一群一群鷺鳥開始從多個方向飛過來。這當中,絕大多數是白鷺。有時候四五只,有時候七八只,有時候十幾只。不到半小時,那片樹林的一角,就站滿了數百只白鷺。還有的白鷺從樹梢上飛起,在空中盤旋幾圈后又落下。從遠處看,密密麻麻的白鷺就像落在樹梢上的皚皚白雪。
變化
去年開始數量猛增今年又至少再增加200只
據悉,這片小山林在海洋學院的紅線范圍內,緊挨著翔安洪前社區。洪前社區的居民老康介紹,這些白鷺清晨5點多就紛紛飛出去,一直到傍晚6點才會陸續飛回來。老康說,大概四五年前他們就發現每年9月前后,就會有鷺鳥來這里棲息,不過剛開始數量不多,直到去年數量才突增至數百只。
廈門觀鳥協會的會長彭志偉介紹,協會從去年開始關注海洋學院內的這群鷺鳥。據他們觀察,去年這里的鷺鳥數量約有400多只,它們8月底就開始聚集于此,一直到10月中旬左右才分開。在這片樹林里棲息的鷺鳥主要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牛背鷺、夜鷺、池鷺等鷺鳥,其中小白鷺的數量最多。
記者采訪當天傍晚6點半,在場的幾名觀鳥愛好者初步統計,停在樹林里的各種鷺鳥,數量達600多只。而那時,還有白鷺陸陸續續從遠處飛過來。各種鷺鳥的數量比去年多了很多。
原因
樹林茂密白鷺有安全感每年秋季來此“開會”
不過,附近居民也很好奇,這些白鷺到底是從哪里過來的?
據廈門觀鳥協會介紹,鷺鳥有群居的習性,每年秋季,它們都會聚集起來“開會”,交流一下食物和棲息地的信息,這樣的場所就是鷺鳥的夜棲地。據推測,這些白鷺有一部分應該是從翔安大嶝,甚至泉州等周邊區域飛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北方遷徙過來的,如大白鷺和中白鷺。
彭志偉說,這片山林的樹木很茂密,對于白鷺來說,有足夠的隱蔽空間,它們停留在這邊很有安全感,這也是這個夜棲地的鷺鳥越來越多的原因。
保護
居民珍愛這些“鄰居” 希望白鷺能在此繁殖
對于鷺鳥的到來,附近居民都非常歡迎。老康說,每次遇到下大雨、臺風等惡劣天氣,一些白鷺還會飛到居民家里,或在社區的道路旁避雨。
海洋學院校友會辦公室主任陳錕說,這兩三年來,全校師生對這些“鄰居”非常珍愛。目前,他們也正積極地和廈門觀鳥協會,以及相關部門探討,如何更好地保護這些白鷺,并建設一個觀鳥平臺。
彭志偉說,去年他們已經觀測到有少量白鷺在此筑巢,但最后沒有繁殖成功。這個地方如果能減少人為干擾,明年春季很有希望成為一處新的白鷺繁殖地。
翔安區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分析,這片樹林在翔安南路生態走廊的生態控制線內,沒有新建項目,人為干擾少,生態環境保護得相對較好。這里的空氣質量逐年改善,這可能也是越來越多鷺鳥來此棲息的原因之一。
鏈接
廈門主要的鷺鳥夜棲地
廈門觀鳥協會成員陳志鴻介紹,目前廈門轄區內,鷺鳥的主要夜棲地還有大嶼島、東孚、鱷魚嶼、坂頭水庫、蓮花水庫和島內的香山、筼筜湖湖心島等。據廈門觀鳥協會今年的觀察,出現在海洋學院樹林里的鷺鳥,相對于目前發現的其他幾個主要夜棲地,鷺鳥的數量和種類都比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