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小隊”組織孩子們開展觀鳥活動。
16歲成人禮儀式現場
東南網9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鄧婕 文/圖)志愿服務的活躍度,是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近日,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初評結果揭曉,廈門市思明區共有6個項目獲評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務項目大賽優秀項目。
思明區是志愿服務的熱土,近年來衍生出了志愿服務的許多形態——法庭義工、“文物守護認領”、“守護廈門藍”、助老扶弱等,讓崇德向善廣泛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并持續釋放出向上向善的力量,照亮文明,溫暖人心。
行走的文化印記
——廈門沙坡尾文化生態保護志愿隊
“1970年,那時候沙坡尾還沒有冷凍廠,那打撈上來的魚是如何保存的呢?那時候的漁民是用鹽把魚腌起來,保證了魚的鮮美?!?/p>
很多時候,沙坡尾文化生態保護志愿隊隊長吳國斌就是這樣在“公益學堂”里向來到沙坡尾的民眾講故事的?!靶r候看到漁民挑著裝滿魚的扁擔,我就在后面跟著,如果幸運掉下兩條來,那晚飯就加餐了?!?/p>
“2016年,有居民找到我們,說希望沙坡尾的文化印記能保留傳承,讓孩子們長大后還能記得父輩的生活。有的居民提議,傳統文化保護、傳播的方式要創新?!鄙称挛参幕鷳B圈黨支部書記張世標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同年12月,沙坡尾文化生態保護志愿隊誕生了。
既是志愿隊,志愿者從哪里來?志愿隊充分調動了片區商家、居民、學者等群體中的黨員,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如今,在“公益學堂”里,通過像吳國斌這樣的“土著”以及文化領域專家志愿者,實地帶領市民參觀,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傳播沙坡尾文化,從而推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文化生態保護中來。
西北面館里,飄來歌聲陣陣;草地上,樂隊伴奏,市民演唱,其樂融融Reallive館里,年輕的上班族、學生聚集,迎接一場后搖音樂會……日前,第五期“一日館長”活動中,臺灣音樂人楊慕擔任“館長”,為市民規劃了一條獨特的音樂欣賞線路。
今年78歲的曾維海和老伴曾是沙坡尾的居民,跟隨“館長”再次重游故地,卻發現了不一樣的景觀。“跟著館長走,才發現沙坡尾有這么多享受音樂的地方?!?/p>
沙坡尾活態博物館“一日館長”活動是沙坡尾文化生態保護圈的活動品牌之一。在這個極具趣味性、體驗性的臺上,不僅讓眾多片區商家、居民從受益對象變身為文化生態保護志愿者,還傳播了沙坡尾的歷史、文化與生活。
經過一年多來的實踐,沙坡尾文化生態保護隊伍愈來愈龐大,達到192人,他們各自發揮所長,保護傳播沙坡尾生態及文化。志愿隊還推動延繩釣、打繩結、十六歲成年禮等曾經的生產、生活方式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留存記憶、留住鄉愁;聯合片區愛心商家,開設公益學堂,傳播漁港文化、分享手作記憶;宣傳推介沙坡尾老店,指導知識產權保護,傳承商業文化;定期開展文化傳播志愿活動,向廈門青少年、外來游客講解沙坡尾歷史及人文習俗、老廈門風情人文……
讓“流動的花朵”美麗綻放
——思明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小隊”
日前,思明區檢察院干警林美凌來到文安小學,向孩子們進行校園欺凌的普法宣傳。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恐后舉手提問。
文安小學是一所定向外口學校,這些“流動的花朵”經常跟隨父母輾轉各個城市,求學之路波折,心理成長也存在隱患。而破解隨遷子女融入難題的主陣地就在教育。
1998年4月,思明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小隊”孕育而生,巧妙地將檢察職能與關愛活動相結合,通過生動活潑的精神引導活動,使良好的道德風尚和法制觀念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生長。
現任“陽光小隊”隊長林惠瑩深深記得第一次參加志愿活動的情景?!昂⒆觽儗ξ覀兂錆M熱情,他們對知識有著最淳樸的渴望。”林惠瑩回憶,那時候隊長脫稿給孩子們講故事,配合肢體語言,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看著隊長和孩子們之間真情互動,我內心充滿了感動,能加入‘陽光小隊’是多么光榮!”
此后的志愿活動,林惠瑩期期參加,并和其他志愿者共同開創了模擬法庭這樣的法制教育形式。
“我們在工作素材的基礎上寫劇本,并借來小號法袍和警服,自制卡通貼,讓孩子們分角色扮演。”林惠瑩說,每次模擬法庭“開庭”,都受到全校師生的歡迎,這樣寓教于樂的方式,后來也運用于法制講座、帶法回家、走進法院等主題活動中。
近年來,思明區檢察院招收了多名年輕干警,這些年輕干警的加入無疑為“陽光小隊”增加了活力。
“在前輩的基礎上,現在的志愿服務在不斷延伸。”90后的思明區檢察院干警計衡已經參加了34期的志愿活動,他說,“內容要延伸,不僅有法律,還有經典故事分享、讀書會、影片賞析、戶外郊游、童話劇表演等;方式要認知,不僅有圖片展示,還有卡通人物道具等,目的就是跟上時代步伐,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給予他們關懷和知識。”
“陽光小隊”還通過家訪和單獨交流等方式,關注孩子們的動態成長過程,密切聯系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同時,積極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吸收廈門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企業青年員工、街道社區居民、退休人員等社會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并從經濟上、精神上關心“流動的花朵”。
據統計,“陽光小隊”自成立20年來,開展集體活動420余次,900多人次志愿者接力參與,5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從中受益,100多名家庭困難的外來務工子女獲得助學資金幫扶。
記者手記
志愿服務 文明底色
每個人都能成為志愿者——加入地鐵志愿者,在地鐵里扶老攜幼,維護秩序;成為法庭義工,給當事人言語寬慰,幫助法官化解糾紛;當垃圾分類督導員,傳遞環保理念,引導居民垃圾分類……
眾多志愿服務形式,是公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渠道。某種程度上,這一無償的公益性活動,代表著整個社會的文明水平,是奉獻精神、利他主義的體現。
在思明區,這一群體近年來正在悄然壯大。據統計,全區注冊志愿者達10萬余人,志愿者的總體數量已經蔚為可觀。
在志愿活動蓬勃發展的過程中,政府著力當好“后勤保障”角色。健全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如組織開展“星級義工”評定,通過獎勵優秀義工,定期慰問困難義工,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志愿互助氛圍;做好輿論引導,傳播志愿服務文化理念;凝聚社會合力,形成包括行政部門、事業單位、企業、新聞單位、民眾等在內的組織與個人聯動的社會參與模式。
有人說,文明的底色就是那抹志愿紅。如今,思明區志愿服務已蔚然成風,“全城志愿”正成為社會文明新風尚,滋養著這座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