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民共建 構建文化發展體系 “群眾有需求,社團有熱情,政府有力量”,談及海滄閩南文化傳承發展的群眾基礎和濃厚氛圍,林合安認為,關鍵在于海滄區探索出了一套政府、社團、群眾共建的機制。 此次活動由海滄區委宣傳部、海滄區委文明辦、海滄區文聯、海滄區社科聯、海滄街道主辦,研究會、滄江書院承辦。“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和區委區政府指導下,研究會今年初以來廣泛爭取各相關部門支持,在文化傳播、發展、轉化方面全面發力,成立多個文藝群組、社團,舉辦多場民俗節慶活動,努力推動閩南文化融入百姓生產生活,調動全區民眾共同傳承發展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林合安表示。 除了各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還吸收了海滄區各機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民間的文化骨干和熱心人士,一方面強化與政府文化建設舉措的聯動與配合,一方面發揮民間組織的靈活性,牽頭發起多個文化群組,調集各方面社會資源,開展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 圍繞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中華傳統節日,海滄區委文明辦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系列活動,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今年初以來,研究會在文明辦指導下,深入參與其中的一系列活動。此外,研究會還與各相關部門機構緊密協作,例如本月28日,研究會就將與區政協攜手,共同在鳳山社區開展主題文藝匯演。 林合安說:“我們希望以這些活動為窗口、平臺和抓手,發揮研究會在政府和民眾之間的紐帶作用,廣泛調動民眾深入了解閩南文化、參與文化建設,打造全區傳承發展閩南文化的體系。” 創新發展 創造時代先進文化 海滄古屬泉州、漳州兩府交界,閩南文化資源底蘊深厚,有“最閩南、最閩臺”之稱。但是由于建制更迭,文化資源零落散亂的狀態長期存在,亟須挖掘、整理和保護。 據介紹,海滄區閩南文化研究會自從2015年成立以來,致力于閩南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宣傳、出版等工作,在本土傳統文化資源梳理、研究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3月完成改選之后,研究會開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力,在閩南文化傳播、創造、轉化方面創新形式,力圖把研究成果和民眾需求對接,發動全區民眾共同開展閩南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 例如,在研究會推動下,多名民間熱心人士參加“海滄走透透”活動。他們徒步深入海滄街巷里弄、田間地頭,考察記錄名勝古跡等文化坐標點,并整理成資料以供進一步研究。 此外,還有眾多“老閩南”響應研究會的號召,參與到閩南語正字的整理工作之中。他們走村入戶,對閩南原始古地名詳加考據,并與現址對照整理;還將小學語文課本用閩南語轉化并注音,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 “閩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不僅僅是專家學者的事情,也要靠全民共同參與,研究閩南文化的目的也是為了傳播文化、整合資源、創新發展。”李碧蓮表示。 “文化植根于傳統,我們希望喚醒新老廈門人對傳統文化的記憶和熱情,引導民間的熱情和力量來共同保護、傳承和發展閩南文化,乃至創造富有時代精神的先進閩南文化,促進閩南文化資源的永續發展。”林合安表示。 |
相關閱讀:
- [ 09-25]廈門海滄:以治亂為突破口 不斷拓展掃黑除惡工作成果
- [ 09-25]男子海滄灣跳海尋短見 救援隊讀秒送“曙光”
- [ 09-25]稻花香里說豐年 廈門海滄豐收節簽約5個農村集體經濟項目
- [ 09-23]閩南文化進村居 廈門海滄區舉辦中秋主題活動
- [ 09-22]歡慶豐收傳承耕讀 廈門海滄開啟首屆農民豐收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