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系鄉愁 用藝術溫暖故土 秋高氣爽,站在澳頭漁港特色小鎮的制高點,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懷遠湖周邊的古厝群盡收眼底。午后的陽光,穿過湖畔空地上一處剛剛落成的建筑物墻體和屋頂透亮的玻璃,落在了一個個形態有些古怪的藝術品上。 除了鋼筋骨架,未來澳頭這個重要的藝術展覽館,幾乎都是透明的,因而,藝術家們在為它取名時,一拍即合:“就叫超曠美術館吧。”陳文令當代藝術展昨日也是在這種“包羅萬象”中,緊緊地融入澳頭各個角落散發出的文藝氛圍。 說起陳文令,很多市民的第一反應,就是已經走紅全國的“小紅人”。十余年前,陳文令因為創作的《紅色記憶》步入公眾視野,同時也讓廈門海灘那些惟妙惟肖的紅色的孩子,變成了千千萬萬人記憶中不忘的童真。 與“小紅人”一樣,此次在澳頭亮相的文藝作品,也以夸張的形態,把紛至沓來的參觀者的眼睛吸引過來。昨日,他們一邊圍觀,一邊贊嘆:“作品構想豪放不羈,但每一件都在精心詮釋著生活的哲理。” 由于超曠美術館的開放性,這些作品盡管大部分都放在室內,但其與澳頭周邊的景致,卻似乎巧妙地鑲嵌在一起。據悉,本次參展的作品,多數選自陳文令轉居北京后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共展出36件雕塑與裝置作品,其中還有一件高20米、長40米的巨型雕塑——共同體。除此之外,現場還展出了20件中小型的雕塑與裝置,以及陳文令多年來的200余幅手稿、20多幅攝影作品和5幅書法作品,另外還有30幾件重要的文獻資料。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顧振清這樣評論:陳文令的藝術是有限的自由、無限的想象,他是以獨具一格的雕塑才華和空間造型能力而邁進國際當代藝術語境的中國藝術家之一。 和作品本身一樣,在昨日開幕儀式前舉辦的“有限與無限”陳文令藝術研討會上,藝術家們的點評對外人來說,顯得有些抽象。不過,他們不約而同地說的一句話卻戳中了人們的心弦——陳文令的每一件作品,都維系著他對廈門、對翔安、對澳頭的深深鄉愁。 人群中,陳文令本人一下子就能被認出來。戴著黑框眼鏡的他,不僅有著藝術家特質,其面龐上變換的神情也總能映射出他對腳下這片土地深沉的愛。“廈門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在這里生活了整整18年,經歷過很多挫折與磨礪。”回望過去的經歷,陳文令眼里閃著淚花。事實上,他在中國藝術家界破土而出的展覽,就是2001年在廈門海邊展出的“紅色記憶”系列作品展——“小紅人”雕塑瞬間火遍中國,廈門成為陳文令藝術的發源地。 2004年,陳文令從廈門轉居北京,14年后,帶著上百件新創作品回歸廈門辦展。據稱,這也是陳文令真正意義上在廈門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展覽。 陳文令昨日說的頻次最高的詞,就是“感恩”。業內的藝術家們評價說,這次展覽,是文令“遠行之后的回歸”“他在用藝術溫暖故土”。 |
相關閱讀:
- [ 10-03]來廈門曾厝垵享藝術盛宴 高12.6米兔小妃成為新“村民”
- [ 10-01]多彩演出扮靚節日舞臺 涵蓋歌劇等多種藝術門類
- [ 09-28]大型現代舞劇《潮速》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即將上演
- [ 09-28]798藝術節開幕 “行進中的歷史”回顧當代藝術發展史
- [ 09-28]不離中華民族大山水 鼓浪嶼剪紙藝術展免費看
- [ 09-28]價值逾10億元藝術珍品昨日在廈門展出
- [ 09-27]藝術項目“月球博物館”亮相北京水立方藝術季
- [ 09-27]“2018中國藝術電影展”25日在德國柏林開幕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