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制作、測試機器人。(羅博智能供圖)
廈門日報訊(記者 黃語晴)最近不少家長發現,廈門街頭如蓮花、松柏等片區,許多機器人培訓館如雨后春筍,一夜之間出現。為什么機器人培訓機構得以快速發展,而它又是否是門好生意?記者近日走訪機器人培訓機構,采訪培訓機構經營者、校方、家長,了解機器人培訓機構快速崛起的原因。
走訪
近半培訓機構開業不到1年
“廈門大約有140家機器人培訓機構,近70家開業不到1年。”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自去年開始,機器人培訓機構在廈門一家接著一家出現,同行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呂厝、火車站等商圈的一些招租店鋪都被機器人培訓機構“接盤”。
除了培訓機構數量增加,中小學校自行開辦的機器人興趣班也爆滿。“9月開學后,我們開放社團報名,原本只打算新建4個機器人社團,結果報名的學生特別多,最后就加開興趣組,現在學校的機器人社團已經達到8個。”檳榔小學創客教室負責人陳麟說。廈門實驗小學也出現了類似的加開興趣班的狀況。
機器人培訓機構與中小學校的合作也越來越多。今年,大熊機器人在廈門的合作學校從3家擴展到了8家,合作方式便是派出老師進駐學校指導,為參加興趣班、參加競賽的孩子授課。此外,今年還有兩個由市、區教育局牽頭主辦的機器人賽事首次在廈門舉辦:廈門市中小學創客大賽、思明區中小學機器人創客大賽。
這些數據都顯示了一點:在中小學生群體中,“機器人學習”的風氣似乎越來越濃。
原因教育政策支持 部分家長跟風
機器人培訓機構的增加,背靠的是教育政策的支持。就在今年4月,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其中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求在中小學階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往前追溯,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也要求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推廣編程教育。
相關教育政策的公布,讓不少人看到了機器人培訓市場的前景,也引來資本關注。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金融人、其他教育領域的資本方開始投資機器人培訓;此外,機器人培訓加盟門檻較低,也讓更多人涌入這個市場,“一些培訓品牌的加盟條件就是購買該品牌的教具;如果是小培訓作坊,做專業度較低的低齡化培訓,一年的運營成本也只有20萬-30萬元。”
廈門科技館是較早開辦機器人興趣培訓班的機構之一,現在看來,它為如今機器人培訓機構的爆發奠定了市場基礎——不少家長最初都是從科技館或學校了解到機器人拼搭及編程教育;另一方面,廈門人工智能產業的布局與發展,某種程度上也助推了機器人教育。
“現在的年輕家長見識更廣。”羅博智能負責人王志寒認為,家長科技意識的提升是機器人培訓機構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現在人工智能已經不是‘未來’了,身邊到處是新技術的應用。”
市民李女士去上海旅游時,曾見識過青少年機器人比賽,她認為這類學習能提升小孩的交際能力、專注力及自信心。在小孩感興趣的前提下,她希望孩子能隨著機器人培訓一步步“進階”,從簡單拼搭到學習更復雜的編程語言。
但這其中也不乏跟風現象——商人追熱點、家長跟風報班。“其實機器人培訓生意并沒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做。”王志寒表示。培訓機構也時常會遇見一些希望讓小孩從幼兒期就開始接觸機器人的家長,“怕小孩日后沒飯碗”,甚至誤將機器人培訓當作程序員培訓。
問題
經營模式單一 師資短缺致培訓低齡化
雖然機器人培訓機構數量越來越多,行業市場看起來很“熱”,但一位業內人士用“掙扎在溫飽線上”來形容如今多數機器人培訓機構的生存狀況。
“目前大部分機器人培訓都是小班制授課,單教室年產出額有限,利潤率在10%-12%,遠沒有達到外界的估計與預期。”大熊機器人負責人洪老師表示。一些進入廈門市場不久的外地培訓品牌,其負責人也表示還處在“普及市場”階段,無法確定盈利日期。
記者走訪發現,目前機器人培訓機構的經營模式相對單一,大部分以授課為主,兼賣代理教具;少部分經營時間較久的培訓機構還會承擔官方教育機構的機器人培訓、競賽指導工作,或者協辦、策劃一些機器人賽事。
王志寒看到,由于該產業的優秀師資短缺,目前廈門的機器人培訓呈現出低齡化趨勢,機器人培訓不像語文、數學這些學科有專業對口的教師,經驗豐富的老師現在非常稀缺。正因如此,針對6歲以下幼兒、不涉及編程、對師資要求較低的基礎拼搭課成了不少培訓機構的優先發展選擇。“低齡班比較容易招到老師,家長接受度也較高,小培訓作坊想發展起來都要先靠低齡班。”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擁有較久經營經驗的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個市場如今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熱鬧。“雖然有政策支持,但機器人培訓目前在教育體系內還是相對邊緣的學科。”王志寒說。大熊機器人負責人洪老師也發現很多家長對機器人培訓的認知并不成熟,“目前機器人培訓機構的主要客群集中在高知型、中高收入群體的家庭,但大部分家長還是抱著讓小孩‘玩一玩’的心態來報名,對機器人培訓的認知有待提高,市場還有待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