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少瑜(右一)
海西晨報訊(記者 彭怡郡 通訊員 余文波)無垠廣闊大沙漠,溝壑縱橫延綿山,那是西部的美好自然風光。城在海上,四季如春,這是鷺島的怡人景象。西部與廈門相距千里,氣候截然不同。但因有了對口扶貧工作,廈門與西部緊密相連。多年來,廈門積極開展扶貧工作,進行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和省內扶貧開發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廈門在外駐點扶貧干部的故事。
故事1
紀少瑜
幫助當地人就業
臨夏州積石山縣是國列省列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甘肅省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2017年,海滄區科學技術協會副調研員紀少瑜被派往當地掛職開展扶貧工作。
因自然因素,積石山縣產業基礎十分薄弱,只有傳統種植、養殖業,很難尋找到與東部地區相契合、可以開展的協作項目。針對積石山縣的現實情況和海滄區部分區屬企業的用工和發展狀況,紀少瑜認為,積石山縣勞動力豐富,東部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向這里轉移。通過多方努力,今年6月,積石山縣雨具產業扶貧加工基地成立,計劃能為當地提供500個—600個就業崗位。
電商扶貧是農村產業扶貧中的重要一環。據統計,積石山縣尚有近三千名大學畢業生沒能就業,其中不乏貧困戶。這些畢業生熟悉電腦操作,是電商產業的最好經營者。為此,紀少瑜和同事通過引進專業電商企業中天創客,為當地大學生提供培訓、就業、創業一條龍一站式服務,帶動整個電商產業發展。
首批21名大學生來廈參與培訓后,看到了電商產業發展的希望。短短幾個月的經營,其中不少人就已月掙萬余元。之后,更多經過電商培訓的當地大學生,將依托中天創客在廈門完整的電商供應鏈體系,擴寬網店銷路。同時,中天創客將為積石山縣本地特色產品搭建網上銷售平臺,帶動當地特色產品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
?
吳志懷(右二)
故事2
吳志懷
協調資金修路
“路通了!”白岔村村民們激動不已。以前,寧夏固原市彭陽縣白岔村雖有主干道,但通往村民家門口的道路全是土路,村民出行不便。如今,這些土路全部翻修,一條蜿蜒的道路串起家家戶戶,村民們親切地稱為“連心路”。“這是扶貧干部為我們修的路。”村民們激動地說。
2016年,思明區廈港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吳志懷到彭陽縣掛職。見慣了南方的青山綠水,彭陽荒涼的風貌讓他有些驚訝。
吳志懷到彭陽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基層。道路是經濟的命脈,泥濘的道路會讓一個村莊變得閉塞。吳志懷第一次下基層時,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他去的第一個地方,是偏僻的交岔鄉。這個鄉面積有100平方公里,整個鄉不過500多人。因村民住得分散,一天從早到晚奔波,也只能入戶5戶。在入戶中,吳志懷發現了交岔鄉第一個問題,那就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道路都是土路,村民也因此不愛出門。為此,吳志懷和同事協調投入了20多萬元,用于改造村里的基礎設施,并引進閩籍企業進村,做扶貧車間,解決村民就業問題。隨后,彭陽縣的白岔村、徐塬村等村都翻修了道路,方便村民出行。
去年,吳志懷等扶貧干部共在彭陽縣打造了4個閩寧示范村。其中,紅河鎮徐塬村成立首家閩寧協作村集體農業綜合開發服務中心,下設生豬養殖園、農機服務園、中藥材種植園、勞務經濟園、紅色文化園5個精品園區,有效激發村集體“造血”動力,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與村集體經濟逐步壯大“雙贏”目標。
寧夏特色農產品眾多,當地企業的經營范圍僅覆蓋至縣城,銷量不高。吳志懷和同事幫助當地企業在思明“落戶”,建成了寧夏六盤山(彭陽)優質特色產品展銷中心及系列網點,打通特色農產品進駐福建市場最后“一公里”,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瓶頸,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相關鏈接
加強產業合作
打造人才隊伍
多年來,廈門廣泛凝聚脫貧攻堅合力,以更大力度、更強針對性、更可持續的措施,推進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切實讓被幫扶對象看到了家鄉的變化,感受到收入增加、生活變好。
在扶貧工作中,廈門將產業合作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當地特色,努力通過市場化手段增強其內生動力,促進扶貧工作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同時,立足人才培養,以傳幫帶的方式推進智力支援向縱深發展,在受援單位全面開展業務帶練。通過業務培訓、技術指導、難題攻關、開展新項目新技術等方式,變“單兵作戰”為“組團式”作戰,著力為當地打造一批“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廈門市共落實財政性幫扶資金近6億元,其中省內超8600萬元,省外超5億元。支援臨夏州的社會捐贈總額近1200萬元,國企結對幫扶資金11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