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家靠譜的“第三方”咋這么難
廈門二手車第三方檢測行業亟待規范,專家呼吁出臺規范的鑒定檢測標準
廈門二手車第三方檢測行業存在種種困境。記者 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 黃伊娜)同一輛二手車,由第一家檢測機構給出的結果與后兩家截然不同,消費者懷疑自己買到了事故車。10月23日,刊發的一起關于二手車檢測引發的糾紛案例,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也反映出廈門二手車第三方檢測行業存在的種種困境。
近年來,隨著廈門市機動車保有量的不斷攀升,二手車市場也得到了蓬勃發展。根據有關部門統計的一份最新數據,2018年1月—9月,廈門市二手機動車報牌量累計達72772輛,相比2017年同期增長了13.44%。
伴隨著二手車行業的不斷壯大,廈門的二手車檢測行業也在近年迎來了快速發展。但晨報記者在近期的調查中發現,為解決二手車交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而產生的第三方檢測行業,其本身也未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現象1
既當“裁判”又當“選手”
通過網上查找關于二手車檢測服務的信息,晨報記者可以輕易找到10個以上在廈門提供相關服務的相關品牌。
這些從事二手車檢測業務的機構,有二手車交易市場方、電商、汽車經銷商、二手車中介等汽車流通行業企業,甚至一些廈門本地的修車廠,僅持有某電商的一紙授權書就在開展二手車檢測業務,只有極少數自稱是獨立第三方的車輛監測企業。
有業內人士介紹,無論是車輛交易企業還是修車廠,他們都很難擺脫“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的嫌疑,“該行業的市場幾乎沒有準入標準,似乎下載一份檢驗報告模板,第二天就可以開始承攬相關業務了”。
據了解,對二手車鑒定機構資質,國家目前放寬了準入標準,在新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取消了原本商務部門對鑒定機構相關資質的審批要求,企業只需要申請相關的營業執照,自身具有一定條件就能開展業務。
而在實際的業務開展過程中,盡管有《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規定了相關行業標準,但因為缺少監督管理方,以及各個機構技術方法不同、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讓車主很難獲得令多方都信服的第三方車輛檢測報告。
現象2
多方在為“不信任”埋單
對第三方檢測機構信任感的缺失,讓消費者不得不掏更多錢買一份安心。
市民黃小姐在今年8月買了一輛二手車。盡管二手車商提供了該車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但黃小姐仍然找了一位朋友相熟的修車師傅陪同,才放心提車。為此,黃小姐還支付修車師傅300元服務費。
在10月23日報道的案例中,當事人何先生總共找了3家檢測機構,出了3份檢測報告,最終也無法讓多方達成“其所買的二手車輛是否為事故車”的共識。
而事實上,各個車輛檢測企業也會因消費者的不信任,付出巨大代價。“在不被信任的情況下,第三方檢測機構就沒有足夠業務量,也是不賺錢的。”廈門車簡單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霖說,目前,他所知道的許多檢測機構根本不靠檢測二手車賺錢,因為每個月的業務量極為有限。
張霖自稱是廈門少有的獨立第三方汽車檢測機構,即不從事與二手車交易、維修相關的業務,在利益上保持中立。他介紹,早在2012年,他就介入了第三方二手車檢測業務,當時他同時做二手車交易,直到他狠下心關掉二手車交易業務后,檢測業務才有了起色,并在此后的第二年開始盈利。
“目前,市場對整個二手車檢測行業的不信任讓我們舉步維艱。”張霖說。
現象3
消費者維權難成本高
在接受第三方車輛鑒定服務時,消費者同樣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弱勢一方。
有消費者稱,在將車輛交由檢測機構后,他只能坐在那里泡茶,坐等報告,既沒有見到檢測師,也沒有看到檢測過程。即使車輛檢測報告存在問題,消費者也無從得知,在維權上極為麻煩。
在一些企業的檢測報告上,常常會寫明,如果檢測結果被證實與事實不符,可退還檢測費用10倍的錢款,甚至按照二手車成交價格來賠付。但消費者要證實檢測報告的失誤,則往往要走司法程序,這就需要自己請司法鑒定機構對檢測報告進行司法鑒定。
有業內人士估算,連同鑒定費、訴訟費、律師費等各項費用,如果消費者買的二手車成交價20多萬元,那么這場官司前期需墊付的費用可能超10萬元。即使官司打贏了,因一些被告方規模小,后期對判決書的執行同樣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業界聲音
廈門市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常志彪:
鼓勵發展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
廈門市汽車流通協會會長常志彪認為,目前,廈門有很多做車輛鑒定、評估的機構,大都與二手車經銷商有利益關聯,甚至許多二手車經銷商也從事二手車鑒定,這就容易讓消費者認為檢測機構的報告不可信。
“只有真正獨立,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讓消費者放心。”常志彪說,車輛檢測機構需要獨立出來,做純粹的檢測業務,不參與買賣、維修等業務。在他看來,一個規范有序的二手車市場,二手車經銷商、第三方檢測機構、消費者都可以從中受益。他表示,未來,希望有關部門能針對二手車鑒定出臺一個規范標準,督促車商誠信經營,檢測機構應該做到真正的獨立。
如何避免二手車購買風險?
1.警惕異樣價格
消費者在購買過程當中,若發現購買的二手車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就要警惕其可能存在的陷阱。
2.要簽訂三方合同
消費者一定要與賣方、中介簽訂多方合同,確定各方各自的責任。所付金額、過戶費、中介費、購車費等費用都在合同中寫明,將各方的責任義務在合同中明確。這樣即使產生了糾紛,維權的難度也會相應降低。
3.找獨立第三方檢測機構鑒定
在二手車買賣過程中,消費者最好找一家真正獨立的、不參與車輛買賣、維修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記者 郭欽轉 黃伊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