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今日一審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詹文) 如何讓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這是歷史交給廈門的一個重要課題。 鼓浪嶼申遺成功一年多,廈門對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將再度升級,要用立法的形式為遺產保護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今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將審議《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在此之前,市人大常委會專門開展了立法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成為代表們高度關注的焦點,這也是《草案》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鼓浪嶼要留住的是歲月的痕跡和歷史感。(記者 張奇輝 攝) 特寫 立法調研深入街區 廣泛聽取各方意見 鹿礁路,日本領事館舊址。專家們在這里,像磨繡花針一樣修繕了兩年多。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百葉窗拉桿,是大老遠從印尼定制的木材,空運過來做修補;天花板的修復,選用了和過去一樣的40年以上的杉木。 “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一位市人大代表仔細察看島上老建筑的修繕后表示肯定,“鼓浪嶼要留住的,就是這些歲月痕跡和歷史感,而不是煥然一新的東西。” 不久前,市人大常委會專門組織部分全國、省、市三級人大代表組成調研組,在鼓浪嶼的街巷中走了一整天,深入歷史風貌建筑中、深入社區中,開展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的立法調研。 為避免對老建筑大修,鼓浪嶼采取了日常小修的辦法。小到一個門閂,大到墻面拆砌,不同的修繕內容,均堅持對文物的“最小干預”原則,哪個部位壞了,就在哪修補,而不是全部更換。申遺成功后這一年來,完成了中南銀行舊址、電話公司舊址、番婆樓等多個小修項目,最大程度保持文物的真實性、完整性。 仔細看、仔細聽、仔細問,調研組深入了解鼓浪嶼申遺成功這一年來保護管理的做法、遇到的難題,并召集市直有關部門和鼓浪嶼管委會負責人、文史專家、鼓浪嶼公共議事會成員、社區居民、商家代表召開座談會,從不同角度聽取他們對條例草案修改的意見建議。 事實上,早在2012年,市人大常委會就通過了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對遺產保護、申遺成功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條例已實施6年,申遺成功后的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有必要在原法規基礎上,著力健全長效機制,重新制定一部法規,將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進一步促進歷史文脈的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周君力說。 |
相關閱讀:
- [ 10-28]鼓浪嶼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將添新法規 相關條例草案首次提交審議
- [ 10-27]鼓浪嶼鋼琴節昨在廈開幕 精彩活動將持續到31日
- [ 10-27]廈門鼓浪嶼鋼琴節昨開幕 24位鋼琴好手切磋琴藝
- [ 10-26]鼓浪嶼:九年申遺 “女王皇冠上的寶石”閃耀世界
- [ 10-25]《舌尖上的鼓浪嶼》第三版發行 在各大書店正式上架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