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門檻”走進展館 感受時尚文創氛圍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明起舉行,為期四天,32個分會場覆蓋全市六區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現場,臺灣鶯歌小鎮的特色陶藝作品吸引了參觀者。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陳冬 通訊員 梁蕾 資料圖/記者 黃嶸)從明天開始,連續四天,一場令人期待的跨界文化盛會——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峽兩岸文博會”)將在廈門精彩呈現。73000平方米展覽面積,3440個展位(其中962個來自臺灣),32個分會場……“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創意”等“文化+”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將輪番上演,市民可“零門檻”走進展館,領略各類時尚創意文化作品,感受文化創造出的美好生活。 本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由中共中央臺辦、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人民政府、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承辦。 十年歷練,不斷成長蝶變,新時代下,這個唯一以“海峽兩岸”命名的文博會邁入新的十年,并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和更多內涵。作為主辦地的廈門,借助文博會這個交流合作平臺,打造與高顏值高素質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強市,用特有的方式為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加碼。 推動兩岸文創融合深耕 第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臺灣參展商只有113家,第十一屆則增加至424家,還是經過精心篩選的。除第一屆和第二屆外,臺灣展位數穩定在總展位數的三分之一左右。更重要的是,臺灣文創企業到廈門參加文博會的數量大大超過本土舉辦的文創展。 “海峽兩岸文博會是大陸同類型展會中臺灣展商數量最多、規模最大、比例最高的,成為臺灣文創企業走向大陸的‘試金石’?!弊鳛楹{兩岸文博會運營單位,廈門文廣會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波感觸頗深,他說,走過11年,海峽兩岸文博會始終秉持“一脈傳承、創意未來”的主題,在促進兩岸文化深度交流與融合上,發揮了日益顯著的作用。 自海峽兩岸文博會創辦以來,臺灣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每屆都會組織臺灣文創業者積極參與。作為協會的創會理事長,陳立恒認為,兩岸文創人才和成果,在文博會這個平臺能夠進行充分的“頭腦風暴”,形成更寬廣的視野。由他領導的臺灣法蘭瓷公司就是典型——隨著海峽兩岸文博會,法蘭瓷深耕廈門,輻射大陸,知名度越來越大。 像法蘭瓷這樣,通過海峽兩岸文博會平臺,在大陸尋覓商機的臺灣創業者比比皆是。在他們眼里,文博會是一個“大展拳腳”的福地,感受到廈門乃至大陸文創產業的肥沃土壤,這也成就了海峽兩岸文博會意想不到的聚集效應。于是,臺灣的參展商不再只是單純地推介各自的文創特色,而是將實物和設計師帶到現場,進行實實在在的交流與合作。 不僅臺灣展商嘗到了甜頭,廈門甚至是福建很多文化企業也借助文博會這個舞臺,汲取大陸其他城市和臺灣地區先進經驗,例如廈門動漫游戲產業在臺灣人才團隊的進駐后逐漸形成集群;受臺灣生活美學影響,廈門孵化出一批國內領先的生活美學企業;中國對外文化集團通過文博會與市政府接觸并協商合作,推動其陸續授權運營閩南大戲院、滄江劇院等項目;深圳華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50億元投資廈門打造方特夢幻王國…… 豐富市民文化消費需求 每年,文博會都強調優化參展結構,正是為了提升參展企業的市場能力。李波說,本屆文博會更強調專業性,讓展商各取所需,提升交易實效。同時,通過舉辦論壇、文創旅游(IP)對接、文博大講堂、藝術品拍賣會等活動和服務,形成多元化、市場化的交易格局,推動參展商和采購商的深度洽談和實質性交易。“文化內涵和檔次質量的提升,以及產業引導,是海峽兩岸文博會未來努力發展的方向?!?/p> 在首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期間開門迎客的惠和石文化園,連年擔綱文博會的石藝分會場。11年來,惠和石文化園的理念在兩岸文創融合的影響下發生了轉變,在致力于展示閩南傳統石雕技藝和傳承有序的影雕作品的同時,突出石頭與生活的美學之道,園區通過海峽兩岸文博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這幾乎是文博會分會場成長的“共同軌跡”。經過多年的培育和打造,分會場的數量從首屆的4個逐年增加,今年有32個,覆蓋全市六區。作為海峽兩岸文博會的重要支撐,分會場更符合市民個性化、多樣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成為開展產業合作和產品交易、洞悉文化產業動向和趨勢的窗口、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促進廈門文創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識密集、低能耗、低污染等特點,這與廈門的城市特質和比較優勢相契合,是廈門未來產業突圍的大勢所趨。正因為如此,廈門市委市政府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進行培育,出臺了10多個政策,使其近年來保持快速發展。如今,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廈門12條千億產業鏈群里的重要一員,是落實“雙千億”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文化產業是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推動力。這五年來,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年均增速約14%。一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營收約700億元,同比增長12%。這些數字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已然成為促進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正在對廈門經濟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廈門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與海峽兩岸文博會的成長相輔相成。作為兩岸文化創意產業整體實力的“閱兵臺”,海峽兩岸文博會的名氣越來越響亮,規模越來越大,而每一屆文博會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又一次強化全社會對于文化創意產業重要性的再認識。 |
相關閱讀:
- [ 11-01]圖事匯: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來了,一起先睹為快!
- [ 11-01]第十一屆文博會
- [ 11-01]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 [ 11-01]突出“非遺”特色 福建藝術職業學院將亮相文博會
- [ 11-01]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
- [ 11-01]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明起在廈舉行 32個分會場覆蓋全市
- [ 10-30]第十一屆海峽兩岸文博會11月2日至5日在廈門舉行
- [ 10-29]兩岸文博會開幕在即 高科技讓莫高窟“走進”廈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