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與會代表討論項目。
廈門曾為自閉癥患兒發放愛心胸牌,這在全省是首次。資料圖 廈門晚報訊(文/圖 記者 謝雨真 見習記者 陳紅)昨日上午,由世界衛生組織主辦,福建省自閉癥康復教育協會承辦的第二屆世界衛生組織CST(照顧者技能)應用實踐技術國際研討與協調會在廈門開幕。會議邀請了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及中國、美國、英國等22個國家的世界衛生組織CST項目專家代表共100多人參加。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幫扶基金主任、世界衛生組織CST中國項目負責人郭海良介紹,CST項目是世界衛生組織基于廣泛深入的調研和嚴謹的科學研究,研發出的發育障礙兒童綜合干預方法。該項目主要是幫助照顧者掌握基本的康復訓練技能,獨立為發育障礙兒童進行康復訓練。這可幫助家庭減少康復訓練費用支出,也讓照顧者和發育障礙兒童更有效地溝通交流。據了解,CST項目特別注重培養家庭互動、促進游戲學習、增進有效交流、學習生活技能與良好行為、不良行為應對策略、父母自身關愛等技能。 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選取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作為CST項目中國戰略合作方,同年9月聯合美國自閉癥之聲(全球最大的自閉癥科學與宣傳機構)在廣州舉辦首期“全球發育障礙兒童家庭康復國家級導師培訓班”。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作為CST項目中國全面合作伙伴,在北京、廣州、廈門等15座城市先行先試。經過教材翻譯、研討論證、技術培訓、教材修訂、專家評估,CST技術在中國初步得到實踐和應用,臨床實驗康復效果明顯,深受專業人員及家長歡迎。 世界衛生組織CST項目負責人Chiara Servili認為,中國結合實際探索總結,倡導“在生活中訓練、在訓練中生活”的新理念,讓CST成為便捷、經濟、直接、有效的家庭康復指導新模式,為解決自閉癥和其他發育障礙患兒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名詞解釋 自閉癥:起病于嬰幼兒時期,以社會交往和溝通障礙、重復刻板行為及狹隘興趣為核心癥狀,是一類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當前,自閉癥已成為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自閉癥患病無明顯種族地域差別,位列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自閉癥經過早期科學、及時、合理的干預后,30%-50%的患兒成年后具有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能力。 |
相關閱讀:
- [ 11-06]千人徒步集美區杏林灣 關愛自閉癥兒童
- [ 11-02]廈門維護婦女兒童權益 同安檢察院獲贊譽
- [ 10-25]廈門市兒童醫院3個名醫工作室揭牌
- [ 10-21]聯發集團向廈門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捐贈500萬元
- [ 10-19]廈門市金蓮陞高甲劇團走進校園 關愛特殊兒童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