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1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澤貴)垃圾不分類投放,還屢教不改,結果被監控探頭“逮”個正著。日前,廈門市湖里區城管執法局金山中隊依法對后坑社區一市民開具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罰款50元。 這是廈門市首次利用監控取證,對個人開出的垃圾分類罰單。罰款數額不大,卻折射出廈門市垃圾分類工作不再“紙上談兵”,對居民個人已從勸導為主邁向“動真格”了! 廚余垃圾里,混有塑料杯、木屑、燈泡以及使用過的餐巾紙等,湖里后坑社區垃圾分類督導員葉雪妮在集鑫佳園小區B區廚余垃圾桶里發現后,立即開袋拍照取證,并找到了扔垃圾的租戶。 “這不是我丟的!”想著沒被現場發現,這名租戶試圖抵賴。不料,他的行為,其實早已被正對著垃圾分類投放點的監控探頭給“逮”到了。 據調查,這戶租戶從9月初開始重新裝修廚房,多次將垃圾混裝隨意投放,垃圾分類督導員多次進行勸導,但是效果甚微。在接到社區的反映后,轄區城管中隊的執法人員對小區監控記錄的視頻等進行了取證,依照《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現場開具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對當事人罰款50元,并進行教育勸導。面對證據,該租戶心虛了,當場認錯并虛心地接受處罰,表示今后一定改正,認真做好垃圾分類。 “小區垃圾分類做得怎么樣,垃圾分類督導員最清楚,他們可以通過拍攝錄像的方式進行取證,及時反饋給執法部門。”湖里城管部門介紹,這起案件通過街道與城管聯動協作,及時發現違反垃圾分類相關規定的行為并進行處罰,如監控等高科技設備,未來或將更多地運用在執法中。 據悉,這是廈門市首次利用監控取證的方式,對個人開出垃圾分類行政處罰的罰單。 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廈門市行政執法局依托路巡員、網格管理員開展常態化巡查等方式,強化和街道、社區的聯動協作,提高監督檢查成效,及時發現各類違反垃圾分類規定行為并適時進行處罰。全市主城區共出動執法人員2.5萬多人次,進社區280批次,勸導糾正違反生活垃圾分類行為近7000起,分別對物業公司及相關個人進行行政處罰。其中,僅湖里區今年以來就有118人收到來自城管部門的罰單。 “處罰并不是最終目的,對于未按要求進行垃圾分類的行為,目前更多的還是勸導教育為主,根本目的是要幫助廣大市民群眾養成自覺進行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廈門市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垃圾分類科科長趙海濤表示,在勸導教育跟執法處罰等多方努力下,廈門市生活垃圾管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明顯提高,源頭減量效果明顯,快速增長的勢頭得到根本遏制,日均增長率已從垃圾分類之前2016年的18.7%下降到2017年的7.6%,今年已呈負增長趨勢;回收利用率近25%,預計到2020年可達35%以上。 據悉,2018年8月,住建部通報2018年第二季度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情況,廈門市以總分80分的成績,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一,再次受到住建部的表揚。 在去年10月《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生效后,廈門市隨后又配套了《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評辦法》《廈門市大件垃圾管理辦法》《廈門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等16項制度,使全市垃圾分類工作全面走上依法推動軌道。 “只有居民的觀念轉過來了,才能做好垃圾分類。”趙海濤說,要讓垃圾分類成功推行,觀念的改變是首要攻堅點,而轉變居民的觀念,除了必要的監督、處罰外,與時俱進對垃圾分類知識進行長期、有效的不間斷宣傳和教育必不可少。未來,廈門將持續深化垃圾分類全民教育,依托報社、電視臺、網絡等媒體,開設《綠色發展進行時——廈門市垃圾分類特別報道》《綠海鷗廈門垃圾分類在行動》等專欄,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宣傳,傳播環保理念,啟發分類實踐,提高分類意識,采取演講、知識競賽、有獎競答、文藝節目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傳,引導市民在自覺參與垃圾源頭分類工作中提高精神文明素養。 |
相關閱讀:
- [ 11-12]廈門新店鎮:41個社區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
- [ 11-10]創造美好家園 廈門嶼后社區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 11-09]廈門生活垃圾分類“湖里模式”獲評全國示范項目
- [ 11-07]本周末 廈門思明城市義工將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活動
- [ 10-31]垃圾不分類投放 今年廈門湖里區已有118人“吃”罰單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