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通訊員 郜焦園 記者佘崢)有時候,要向前走,也需要回望歷史的智慧。昨天在廈大舉行的“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教育史論壇”,就是這個用途。 這一海峽兩岸地區規格、水平最高的教育史學術研討活動,始于2007年,由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澳門大學、臺灣師范大學等發起設立。本屆論壇由廈大考試研究中心、廈大教育研究院主辦,海峽兩岸近50所大學9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 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多學科視野的教育史研究”。專家們昨天說,歷史研究不只是眼望過去,同時也面向未來。概括來講,歷史研究具有三方面價值,一是可以在保存記憶中認識自我;二是可以增強民族、國家和文化認同;三是可以為當代人類社會實踐提供經驗和啟示。因此,如何進一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如何進一步推進教育強國建設,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特別是,我們的大學正在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力求實現內涵式發展,如何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我們既呼喚現實的洞見,也需要歷史的智慧。 >>聲音一些教育史書并非信史 98歲的廈大教育研究院名譽院長潘懋元昨天語出驚人:現在一些教育史書很難稱得上是“可以信任的歷史”。 他說,“論從史出”。毋庸置疑,這里談到的“史”必須是真實的歷史,必須是真實的事件,是歷史上真實的教育活動、教育實踐。但是,潘懋元認為,現在一些教育史書很難稱得上信史,因為它們很難說是當年歷史上真真切切的實踐活動。 潘懋元舉例說,很多教育史取材于學校史,而校史向來都是經過美化的,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的情況被掩蓋,難以為外人所知,這樣的歷史材料不能稱之為信史。再者,更多的教育史取材于政府部門頒布的規章制度,即教育政策史。教育政策指的是政府部門對教育發展的應然要求,而非實際境況,應然要求往往是針對實不然而提出的。 那么,如何獲得信史?潘懋元說,最可靠的方法只能是仰賴于實事求是的教育史家。他說,這就是這類論壇的意義。 |
相關閱讀:
- [ 11-08]業內專家匯聚中國休閑漁業高峰論壇 共謀行業發展
- [ 11-03]2018首屆上網產業博覽會在廈開幕 打造上網產業盛宴
- [ 11-01]集美區大學生嘉庚論壇昨舉行 28篇優秀作品獲獎
- [ 10-21]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廈門集美 共話嘉庚精神傳承與弘揚
- [ 10-15]第十屆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高層論壇將在廈門召開
- [ 09-29]“八馬茶業”涉嫌偽造博鰲授權書 被指進行虛假宣傳
- [ 09-12]第9屆中國(廈門)新零售高峰論壇在廈舉辦
- [ 09-12]15日-17日到集美玩“心”游戲 心理產業博覽會將舉辦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