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轉變:尋根傳統 文化先行 剛到知天命之年的陳原來,可謂是東孚鄉村巨變的見證者。 作為東孚街道蓮花村人,他自幼就在閩南文化傳統中濡染成長。 “以前閩南農村一點也不無聊,而是恰恰相反,農村的文化需求非常旺盛,農民的文化生活非常豐富。”陳原來對記者說。 隨著電視、電腦、手機的普及,傳統民俗文化后繼乏人,他便開始收藏閩南農村舊物,整理保護民俗文化項目。2015年,他索性發起成立了東孚民俗文化藝術協會(下稱“協會”),專注于本土文化傳承事業。 街道一級的單位擁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藝術協會,在海滄乃至廈門都絕無僅有。對于東孚來說,這個協會的成立更是恰逢其時。 2016年,海滄響應“堅持文化自信”的號召,在全區范圍內開展“弘揚耕讀文化,建設幸福家園”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拉開復興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的序幕。在這一形勢下,東孚街道也制定“文化興街”的思路,積極向傳統文化尋求解題思路。 而陳原來的協會,為東孚街道“文化興街”工作提供了現成的樣本和抓手。街道辦找到陳原來后,大家迅速達成共識,要努力創設平臺,讓傳統文化盡快擁有新的舞臺,重新凝聚民眾的向心力和認同感,以文化自信振奮人心、鼓舞斗志。 東孚古屬同安縣,眾多閩南大姓在此聚族而居。東孚街道將散落在各個村居的家規家訓挖掘出來、整理起來、宣傳開來,還策劃舉辦了一系列家風傳揚活動,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并以點帶面,讓好家訓、好家風持久廣泛傳承。 此時,協會也已經在東孚發展了數百名會員,培養了一批傳承閩南耕讀文化的優良苗子。在東孚街道文化站的支持下,協會積極開展公益培訓,開辦民俗舞蹈、五祖拳等特色課程,組織各類公益匯演、“文化惠民”下鄉活動,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 深入推進的耕讀文化傳承工作,為東孚重新掘開了源源不絕的文化源頭,為文化興街工作的進一步升華提供了不竭動力。 鄉風蝶變:共創共享 文明蔚起 “東孚民眾不是沒有文化,只是不適應變化。”立足這一判斷,東孚街道辦創新思路,以創建平臺陣地、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廣泛激起民間文化活力,讓共建共享的理念全面滲透到文化建設和傳承之中。 在硬件設施方面,東孚大力投入,在街道辦辦公樓中開辟6300平方米的東孚街道文化中心,不僅設立東孚影像館、消防教育館、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等主題教育陣地,還設有33間功能室和大中型活動場所;此外,積極推動社區書院建設,全街道13個村居有8個已建成社區書院和“四點鐘學校”,3個在建,形成立體化的設施體系,為民眾文化活動提供了充足空間。東孚的文化設施甚至吸引了區一級文化單位的入駐,2017年底,位于街道文化中心的海滄區全民國防教育館正式開館,成為全區全民國防教育的中心陣地。 在征遷任務最集中的鳳山社區,東孚街道通過上級資金支持和自有資金籌措,共投入近500萬元,將原鳳山小學改造提升為鳳山書院,建成集家風廊、村民操場、文體活動小公園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文化綜合體,受到鳳山居民和外來人員的熱烈歡迎。 而在文化活動方面,東孚街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以陳原來的協會為平臺組建了腰鼓隊、高蹺隊、大鼓涼傘隊等12支文藝隊伍,會員達200多名,在各村居輪流頻密舉辦主題展演活動。今年春節,東孚街道舉辦的迎新春大型民俗文化踩街表演,就組織了17個民俗文化方陣進行巡游,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重要的是,東孚幾乎所有的文藝展演活動,幾乎都是由民眾自發組織、志愿排演。“在展演現場,演員和觀眾往往都是鄰居親友。”東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形式復蘇了文化的民間性、自發性,讓文化擁有了豐厚的土壤和高度的黏性。 在以親情、鄉情為紐帶的文化肌理作用下,賭博、酗酒等情況漸漸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美如天籟的歌聲,是律動曼妙的舞姿,是筆走龍蛇的書法,東孚街道也在潛移默化中,成為海滄農村地區在城市化轉型和鄉村振興進程中的文明典范。(福建日報記者 周思明) |
相關閱讀:
- [ 01-09]廈門湖里文創產業為老工業區注入新活力
- [ 01-08]借力國家文化出口東風 廈門自貿片區成文創產業新沃土
- [ 01-08]廈門思明區迎新春送溫暖文化進萬家活動開幕
- [ 01-07]廈門集美:文藝為用 成風化人
- [ 01-07]廈門集美:唱響時代新聲 展示最美學村
- [ 01-03]世界吳氏宗親今年11月中旬在廈門大團聚
- [ 12-30]海峽兩岸茶文化在廈門交流 16個“茶王”加冕
- [ 12-29]文化進萬家需要更多小分隊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