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上十一點左右,送王船活動在觀音山海灘進行。
非遺傳承人鐘慶豐(右)在向農行見證人(左)講解王船構造。
見證人(講述人):
廈門農行海滄支行職員
鄭如京
記錄人:
廈門日報訊(記者 蘭京 圖/記者 林銘鴻)11月25日,農歷十月十八,23時18分許,在“發啦”閩南話的呼喚聲中,一艘長8.3米、寬1.9米、高2.4米(桅桿4.8米)的王船,在觀音山沙灘邊被點燃。
熊熊的火焰在雨夜里發出巨大火光,與岸邊的現代建筑,形成一道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獨特風景。這也將塔埔社區四年一度的送王船文化節推向了高潮。
“哇!”站在身旁的孫女士與我異口同聲地驚嘆道。她說,這也是第一次看到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的閩臺送王船,“來廈20年,終于見了一回,真是太震撼了!”
神秘的象征 各個儀式時辰都很講究
不過,為了感受廈門的海洋文化,孫女士和同伴久經等待。“兩周前,我們就從朋友口中得知送王船活動,可是,具體幾點開始,誰也不知道。”
為何如此神秘?這還得從神秘送王船儀式說起。塔埔社區老年協會理事黃愛星介紹,送王船儀式包括卜選、造船、豎燈篙、請王、祈王、王醮、巡境、普度、送王。其中,各個儀式時辰都有講究,特別是造船、豎燈篙、送王的時間,只有等到卜卦后才知道。
各地習慣不同。“農歷五月初五,溫元帥圣誕,我們就會卜選(在神前擲笅)送王船儀式時辰以及臨時的理事會(負責組織活動)。”黃愛星說,理事會有6人,其中1個主會為擲筊最多者,是總負責。
今年卜選十月初四豎燈篙。燈篙是用竹子架起二十多米高的燈桿,頂端用鐵絲扎成葫蘆狀,貼上大大的“福”字,用彩燈包圍。這被看作王船醮典開始的標志,直到“送王船”儀式結束后的第12天才會取下。燈桿上貼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添丁進財”等字樣。民俗活動總是與農業收成美好愿望緊緊相關,這與廈門農行倡導堅持的“服務三農”價值不謀而合,也是農行一直關注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要義。
“一旦燈篙豎起,各家各戶就會點亮自家的紅燈,直到王船送走后才熄滅。”黃愛星介紹,6個負責人需每天準備貢品祭拜,每晚采蓮隊要前來旗祭。采蓮隊是一群特別的舞者,穿著鮮艷的服裝,有的需男扮女裝,赤腳跳著滑稽的舞步,揮旗翻旗……寓意掃除污穢、避禍納福。
王爺的原型 民間認為是賞善罰惡的保護神
請王、祈王、王醮……一個個儀式展開,送王船最重要的慶典日隨之到來。
11月25日,人們準備各種名煙酒、工藝品、美味佳肴擺滿香桌,來祭拜“王爺祖”。中午,王船及各神明的輦轎將“繞境巡游”,同行的還有蜈蚣閣、腰鼓隊及各種藝陣,等到當晚在觀音山海灘邊舉行燒王船儀式。“當船體的最高桅桿被燒斷時,意味著王船‘出海’了。”黃愛星說。
這王船上的王爺是誰?我聽到各種說法,有的說是取瘟藥自服的池府王爺,有的說是36名被害的進士,也有的說是鄭成功等……至今尚無定論。但是,他們都說,他是“代天巡狩”的王爺,是賞善罰惡,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保護神。
送王船神秘的儀式背后,也只有一個目的——為了祈求海上平安、漁事興旺,通過祭祀神明,悼念海上遇難英靈的方式來驅邪、祈福。這也是送王船民俗的由來,就如閩南童謠唱的:“天黑黑要落雨,海王船要出島,阿爸出海去討魚,阿母燒船送王船,一送金銀和珠寶,二送糧草擺酒宴,三送神明去護保。”
廈門人依海而居,送王船習俗自古有之。同安呂厝華藏庵“迎王-送王船”活動四年一屆,2016年已是第152屆,目前已有600多年歷史。它更是一場海洋文化的狂歡節。1839年的《廈門志》記載了送王船的盛況:“有所謂王醮者,窮其奢華,震鋐炫耀,游山游海,舉國若狂。”
王船的制作 每道工序都按照古法制作
明清時期,該民俗也傳到了臺灣和南洋。其中,送王船習俗獨特的傳播方式——王船漂流,起到重要的紐帶作用。
初期,送王船習俗不是“燒王船”,而是“游地河”,就是將王船放入大海任其隨水漂流。王船漂上岸后,民眾設醮迎祭,恭送出境,后改為建廟供祀,冀獲庇佑。閩南送出的王船隨著水流方向,大多漂到了臺灣。
據統計,臺灣20多個王爺廟祭祀的王船,一半以上來自大陸。東南亞的送王船習俗則多是隨閩南人下南洋帶去。現在,送王船習俗已成為海峽兩岸和中馬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渠道,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民心相通的文化平臺。
如今,王船雖付之一炬,但在信眾眼中,皆是可海上航行的王船,馬虎不得。塔埔這次王船的制作,就用了1.8立方米杉木。亦如78歲的“造王船”技藝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鐘慶豐所講究的,不管是畫圖紙、搭龍骨,還是上色作畫,都按照古法嚴格制作。“獅頭龍尾,官廳涼亭,有著三個桅桿的帆船。”鐘慶豐介紹,安龍骨、豎桅、請帆都有嚴格要求。
湖里鐘宅是閩臺送王船非遺保護點之一。為了更好地傳承這門手藝,鐘慶豐接受鐘宅民族小學的邀請,開設校本課程,參與設計“王船”船模,讓這門技藝更好地被學生接受。
【對“非遺”有話說】
王船制作技藝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鐘慶豐:
移風易俗
挖掘更多文化內涵
對我而言,送王船承載了廈門海港的歷史文化,飽含濃郁的海洋文化。造王船更是不可割舍的祖傳技藝。民俗的傳承,應移風易俗,去除封建,挖掘融入更多文化內涵。如今,在各方努力下,送王船習俗已成為富有海洋性的狂歡活動。很高興看到,廈門農行與廈門日報社推出這樣的系列報道,關注民俗的發展,積極挖掘背后的文化意義。
【“非遺”檔案】
送王船,也稱“燒王船”“祭王船”等,俗稱“做好事”。它是一種消災祈安的祭典醮會,是閩臺沿海村落的民俗活動。它源于古代航海者為“禳人船之災”而放小舟、彩船的習俗,后與王爺信仰和道教科儀“海醮”結合起來,逐漸演化有戲劇表演性的送王船儀式,并通過王船漂流、移民遷徙、請香分爐等方式廣泛傳播臺灣各地。閩臺送王船體現了閩南人敬畏海洋、珍愛生命、關愛弱勢、化怨為和、匡扶正義的思想性格特征。
2011年6月,“閩臺送王船”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