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 鄉村振興】
湖南馬杜橋鄉:拔窮根 新產業 建“夢里桃源”
馬杜橋鄉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的新建農貿市場。(華聲在線 提供)
東南網12月3日湖南衡陽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12月3日,“精準扶貧 鄉村振興”全國網媒湖南行采訪團來到衡陽祁東縣馬杜橋鄉馬杜橋村,見證易地扶貧搬遷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幸福生活。
搬進新家 開始“新”生活
“馬杜橋鄉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總占地面積14113㎡,總住房面積7900㎡,共計安置全鄉各村貧困戶94戶316人。2017年11月27日,鄉黨委政府組織召開分房大會,通過抽順序號和房屋號兩輪抽簽,94戶貧困戶分到新居,現已全部搬遷入住。”馬杜橋鄉黨委高建軍介紹。
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官橙寶就是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的受益者。之前,他們兩個大家庭一起住在深山溝的破舊土磚房里。易地搬遷后,官橙寶一家三口搬進了一套75㎡的明亮的安置房中。
“感謝易地扶貧政策,讓我們拎包入住溫馨舒適的‘洋房’,水、電、路、網等基礎配套設施齊全,我們生活品質大大提高了!”官橙寶感慨道。
記者在現場看到,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停車場、公廁等均已投入使用,周邊衛生院、學校、商店一應俱全,亮化、綠化工程正在逐步建設中。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致富是目標。挪窮窩后,還要穩得住、能致富。為了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安居樂業,馬杜橋村通過多種方式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
在馬杜橋村安置點,一樓均為門面攤位。高建軍告訴記者,安置房一樓門面已全部出租,用于超市、餐飲、電商、農業公司、糧油、冷庫等經營,年租金超9萬元。另外,還建設了農貿市場,為貧困戶提供經營攤位銷售水果、蔬菜等,為貧困戶提供創收途徑。
官橙寶就在一樓租了兩間門面,開起了電商公司。他說:“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搬進新房后,網絡通了,便回到村里,圓自己一個電商夢。”
目前,官橙寶已與村里10多戶村民達成了合作,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其種植的菱角、絲瓜、冬筍等當地農產品,年銷售額突破百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
這只是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的縮影。貧困戶王建陽的生活也因為易地扶貧搬遷大變樣。原來的他,與妻女擠在馬杜橋鄉白源村偏遠的兩間40㎡破舊危房里,交通不便,加上自己常年患病,年家庭人均收入僅1800元。今年春節前夕,他們全家搬進了馬杜橋村的新房。
王建陽告訴記者,他用政府補助的2000元扶資金入股祁東縣俊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獲得分紅收益1800元,自己還在農貿市場賣點日雜貨,每月純收入3000余元。妻子也在安置點內的酒樓找到工作,如今一家人全年收入達5萬元。
易地扶貧搬遷是祁東打響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據統計,全縣共建成(含購置)安置房面積29.99萬平方米,累計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3294戶11994人,搬遷入住率100%,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愿望。
馬杜橋鄉馬杜橋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項目。(華聲在線 提供)
多舉措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精準扶貧的深化,是城鎮化建設的的延伸。近年來,馬杜橋鄉黨委政府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加快鄉村經濟轉型升級。突出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按照“調產業、促轉型、揚優勢、重發展”的思路,堅持品牌建設和市場開拓,加快建設特色農產品基地和推動旅游業發展。
“按照‘一點四線五產業’的發展布局,實施三大生態戰略,推動生態種養殖業、特色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閑旅游業一體化協調發展。”談起鄉村經濟轉型升級,中共馬社橋鄉黨委書記高建軍介紹,馬社橋鄉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養+觀光農業”,加大土地流轉力度;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優勢,廣泛吸引社會資本,著力打造“S218農業風光帶”,完善和新建了12大特色種養基地;大發展鄉村旅游業,利用旅游資源豐富和便捷的交通網帶當地旅游發展。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馬杜橋村還利用安置點建設搭建鄉村旅游發展平臺,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祁東縣俊宇農業發展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生態觀光農業基地,總面積2150畝,是省級重點旅游扶貧項目。公司與當地222戶貧困戶共700人簽訂旅游扶貧項目協議書,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去年,該公司的勞務工資便已達60多萬。
高建軍介紹,馬杜橋鄉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及扶技相結合,著重提升群眾的內生動力,在扶貧扶志、扶貧幫企等行動中涌現了一批好的典型,比如汪士林、官橙寶等貧困戶,他們不但自力更生積極發展產業,而且帶領周邊的群眾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們堅信,有了前期打下的堅實基礎和全鄉上下脫貧致富的斗志,加強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的聯動,多措并舉,因地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發動群眾苦干實干,‘夢里桃源’的窮根將會被徹底拔掉,馬杜橋鄉的明天定將更加美好。”在結束采訪時,高建軍充滿信心地表示。
馬社橋鄉航拍。(馬社橋鄉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