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廈門頻道首頁> 民生 > 正文

廈門留守兒童調查:每月至少通話2次 您做到了嗎?

2018-12-04 07:45:49張薇、黃伊娜?來源: 廈門網  責任編輯: 段馬水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趙先生與女兒視頻通話。

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薇 黃伊娜)父母陪在孩子身邊享受著天倫之樂,是一件幸福而溫馨的事,但許多年輕人為了給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舍下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背井離鄉,獨自到大城市奮斗,他們的孩子便成為農村里的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在家,父母每月至少打兩次電話或視頻、每半年至少回家看望一次孩子……12月1日起,《福建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法》正式實施,其中,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學校及社會關愛保護、救助保護和法律責任都進行了詳實規定。

廈門作為特區,匯聚著成千上萬的外來務工人員,他們平時如何與留在老家的孩子互動?其中又有哪些暖心的故事?對此,《海西晨報》聯合外來青年文學社一同發起走訪調查:關愛家中留守兒童,您做到了嗎?

  問卷調查。黃勁超制圖

[問卷調查]

四成家長每半年回鄉一次

為了調查廈門外來務工人員和家中子女的聯絡情況,晨報記者通過網絡,向外地來廈務工者發放了一份調查問卷,共有290人答卷。結果顯示,68.97%的人現在已經將孩子帶來廈門。而那些將孩子留在外地老家的被調查者中,有57.14%的人一周至少與孩子通一次電話,14.29%的人會每月至少回家一次,一年至少回家兩次和一年回家一次的人各占28.57%,幾年才回去一次的仍有28.57%。

關于《福建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法》中對于每半年至少回鄉一次或者每月至少打兩次電話或視頻的規定,57.14%的人表示可以做到,28.57%的人表示不能,剩下14.29%的人則表示愿意努力做到。

與十年前不同,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網絡成為人們交流感情的有效工具之一。對于這點,湖里區外來青年文學社社長、全國百優志愿者顏明亮感觸頗深:“以前沒有手機,與家人聯系只能寫信或是到電話亭用IC卡打電話,現在用微信視頻就方便很多,而且交通越來越發達,乘動車或坐飛機也大大縮短了回家的時間。”

顏明亮祖籍安徽,19歲時就來到廈門務工,是地道的外來人員,而后因戶口遷入成為新廈門人。2000年,他加入外來青年文學社,開始關注外來人員在廈工作、生活、權益等方面的問題。在他看來,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廈務工人員為了生活,不得已與孩子分離,應該常回家看看孩子,讓孩子的童年充滿溫暖,讓親情時時留在孩子的心中。

[專家觀點]

從根本打造“家”的守護網

福建金海灣律師事務所的鄭志寧律師認為,《福建省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法》的出臺,通過立法的方式,以國家強制力的手段解決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問題,使得留守兒童的解決及處理有法可依,對于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將有著積極作用。

“此項政策的出臺,核心是在構建一個多元互動的農村留守兒童的服務與關愛體系,明確了多個服務主體的責任。”集美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姚進忠表示,政策的出臺突出強化了家庭保護與關愛的核心意識,引導家庭從家庭理念和儀式感上更多關注留守兒童的內心需要,從根本上打造“家”的守護網。同時,在社會關愛體系中,強調了社會工作等專業服務機構的作用與引入,增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的專業色彩,借助專業力量推動多元主體的積極作為,提升關愛與保護的水平與質量。

暖心故事

只要一有空,就會和女兒視頻

來自南平的康先生大學畢業后便留在廈門工作,因孩子年紀太小,在廈沒人照顧,便將3歲女兒留在老家由妻子照顧。“只要有空,我就會打開微信和女兒視頻,還將手機屏幕設為女兒的照片,看到照片就像看到她本人一樣。”

康先生說,從廈門坐動車到南平約3個小時,南龍鐵路開通后僅需2.5小時,交通越來越便捷,回家越來越方便。康先生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明年將女兒接到廈門讀幼兒園。

看到孩子的臉,心就柔軟下來

今年27歲的阿文來自漳州龍海,來廈門十多年,立了業也成了家,現在與人合伙經營一家理發店,有兩個兒子。創業階段工作繁忙,他每天從早上10點忙到晚上11點,小兒子出生不久后,他和妻子實在照顧不過來兩個孩子,在大兒子剛一周歲時,就把他送回龍海老家,由孩子奶奶照顧。

由于孩子還小,阿文和妻子一兩周回一次龍海。周末正是理發店最繁忙的時候,阿文只能趁著周一休息回家,大早上起來趕班車,到家陪陪小孩,幾個小時后又得動身返廈。

雖然離得不算遠,但年幼的孩子還是時時牽掛著阿文的心,他兩三天就和家里通一次視頻電話。雖然孩子只會說一些簡單的話語,但看著孩子的臉,他的心就柔軟了下來。阿文說,他現在也在為廈門戶口努力,爭取這兩年把孩子接來,一家人團聚。

每次相聚,都會為孩子做早飯

每年寒暑假,趙先生都翹首以盼,因為遠在安徽合肥的女兒詩染(化名)會在這期間來廈門與他團聚。趙先生畢業于集美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廈門創業,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照看女兒,便將她留在老家讀書。

詩染今年7歲,讀小學一年級,趙先生與詩染平時日也只能通過電話、視頻交流。“基本上每天都會視頻,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如果時間允許,每隔2至3個月,我會抽時間回老家看她。”提到女兒,趙先生欣慰中帶著些許為難。

“到了寒暑假,我會帶孩子來廈門到處玩玩,好好陪陪孩子。”趙先生告訴記者,無論是他回家或是女兒來廈門,他都會早起為孩子做早飯,帶孩子去動物園、游樂場、博物館等地方,珍惜美好而短暫的相聚時光。

兩地相隔的無奈也能想辦法彌補

廈門網訊(記者 張薇)“小時候,親情是一根長長的電話線,我在這頭,爸媽在那頭。長大后,親情是一張薄薄的火車票,我在這頭,孩子在那頭。”一首改編的詩,訴說著留守兒童與外出工作的父母之間,兩地相隔無法相伴的無奈與心酸。

采訪中,一句句思念在耳邊縈繞,一幀幀定格的畫面在腦里盤旋,沖擊著內心深處。即將升級為人母的我,作為“廈漂一族”,同樣面臨著“誰來幫忙照顧孩子”的難題。每次與采訪對象交談時,都會想到自己,設想在大城市工作,迫于生活不得不將孩子放在老家,不能聽到孩子叫的第一聲“爸爸媽媽”,不能見證孩子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缺失的關愛或許今后將永遠無法彌補……這一切的一切想來都讓人心酸和遺憾。

誰不想依偎著父母的懷抱長大?誰不愿做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可對于這些被稱作“留守兒童”的孩子來說,這簡單的幸福,那么近又這么遠。他們眼里的幸福,也許更多的是想要父母回家,給予他們關愛和溫暖,而對于父母來說,他們也想留孩子在身邊,陪著他們慢慢長大,見證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但是,生活總不那么完美,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就多與孩子打打電話,也抽時間回家看看,這也是一種彌補,一種陪伴。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