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空中自行車道”上暢享騎行樂趣。(記者 黃少毅攝)
在廈門濱海旅游浪漫線穿行,可飽覽海濱美景。(資料圖/陳嘉新攝)
廈門健康步道節點橋梁將成為城市新的風景線。(效果圖)
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吳???圖/記者 王協云)每天查看微信步數排行榜,跟朋友比比誰走了更多路;掃掃二維碼,輕松解鎖共享單車,在騎行中感受城市風貌……近年來,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成為城市新風尚。昨日,以“城市·慢行”為主題的第三屆海峽城市建設論壇在廈門拉開帷幕。本次會議為城市規劃建設領域的國際性技術交流會,多位長期從事城市慢行系統研究的境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作了精彩報告。
本次會議由福建省勘察設計協會主辦,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福建省城市規劃學會、廈門市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對會議的召開給予了支持。
大會目的
搭建技術交流平臺
促進行業發展進步
福建省勘察設計協會理事長、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戴一鳴在開幕式上致辭說,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城市規模大幅度擴張,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引發了一系列城市問題,如交通擁堵、停車難、空氣污染等。這些年,大家對綠色、環保、健康的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越來越重視。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很多城市都積極發展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做了很多探索和實踐,但也遇到了一些不同層面的問題。舉辦這次會議,目的是搭建一個技術交流的平臺,分享境內外專家在這方面的思考、研究和實踐經驗,促進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提升人居環境服務。
深圳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陳宜言在致辭中指出,共享單車出現在各大城市街頭,受到老百姓極大的歡迎,給人們帶來了便捷與樂趣,但隨之出現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侵占公共資源等問題日益突出,許多人開始思考共享單車解決方案。不可否認,共享單車正在倒逼城市慢行系統加速建設與完善。此次會議結合了當今社會發展的熱點,而廈門作為經濟特區,在城市慢行系統研究與建設方面一直走在行業前沿,相信這次會議能取得豐碩成果。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健飚說,城市慢行既是一種交通出行方式,更是人居城市綠色的生活方式。一座城市的慢行環境,反映了居民的生活品質,體現出城市生活的品位。慢行空間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功能也不是單一的,這就對慢行空間的規劃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需要業界人士共同努力,通過理念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推動慢行交通技術的升級,共創綠色環保的慢行生活。
在會上,來自海峽兩岸多個城市,以及丹麥、意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作了精彩報告。今日,與會嘉賓將實地參觀廈門云頂路自行車快速道示范段和廈門濱海旅游浪漫線馬拉松賽道。
廈門行動
持續完善慢行系統
不斷提升人居環境
廈門市市政園林局總工程師王艷艷在致辭中表示,慢行關乎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慢行空間作為最基本的公共設施,應該不斷提高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這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她介紹說,近年來,廈門高度重視慢行系統建設,每年都投入較多資金和資源開展這方面的工作。2013年,廈門全面推開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同步完善自行車道路系統,同時借助道路改造、軌道建設、新城建設、海綿城市建設、重大會議服務保障等契機,不斷改善步行和騎行環境。為使自行車出行更加方便、安全、快速、舒適,吸引更多人參與騎行,廈門還規劃了自行車專用道系統。2017年年初,廈門建成了中國首條空中自行車專用道。
王艷艷說,廈門擁有很好的自然生態資源,城區內有山有水,環境優美,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方便地享受到這些資源,并從中獲得幸福感,是政府部門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幾年,廈門新建和提升改造了多條環島、環灣、環湖、濱河,以及山體中的休閑健身慢道。今年10月,長約8公里的環東海域濱海旅游浪漫線一期工程正式開放。目前廈門還在建設一條橫貫廈門島、串聯8座山體和3個水體的高品質健康步道,預計明年10月建成投用。這條步道位于城市中心,將使更多市民獲得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并樂在其中。
專家觀點
邊經衛:
慢行空間要圍繞人的需求打造
邊經衛。華僑大學建筑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華僑大學建筑學院名譽院長、特聘教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邊經衛在會上作了名為《宜居城市與慢行空間》的報告。他認為,“宜居城市”在全世界已形成了廣泛共識,成為二十一世紀新的城市觀。要打造一座人性化的宜居城市,首先就要為市民營造一個好的慢行空間,一個充滿活力的、安全的空間。
如何構建宜居視角下的慢行空間體系?邊經衛認為,歸根到底,要圍繞人的需求打造,“脫離了人性化,慢性空間是不成功的?!彼f,人們對慢行活動的目標需求有“連續、便捷、安全、舒適、活力”等,要實現這些目標,慢行空間的規劃就要遵循“可達性、安全性、人性化、多樣性、特色性”等原則。
邊經衛還提出了慢行空間的實施策略,如空間形態策略、交通組織策略、設施配套策略、景觀控制策略、慢性場所營造策略、規劃管理實施策略等。他建議,作為慢行空間規劃要求,政府部門、立法機關等應適時出臺相關的管理導則,為慢行空間立法,做到有章可循。
濮大威:
要以人為本,就要發展慢行系統
濮大威。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知名交通專家。
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知名交通專家濮大威以《探討城市的慢行空間規劃理念》為題作報告。他首先跟與會嘉賓分享了一個“燈塔的故事”:一艘全副武裝的戰艦,在航行中強勢命令另一艘“輪船”必須改變航線為他們讓路,沒想到“輪船”竟是燈塔,如果戰艦硬來,最終受傷的將是自己?!案纳平煌ǘ萝?、尾氣污染等城市問題沒有特效藥,只有燈塔理念,那就是以人為本?!卞Т笸f,要做到以人為本,就要發展慢行系統,提升行人、非機動車的安全性、舒適性、方便性,從而減少污染,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他認為,未來的綜合城市交通規劃,應該有慢行系統的專章,慢行系統要和公共運輸系統密切整合,交通規劃者應與城市間景觀設計專業者合作,創造舒適環境。
“慢行”是“健康行”,濮大威透露說,他本人每天堅持走路超過1萬步,6個月內減重10公斤,“我們所有的公園和廣場都是慢行空間,我們有機會因此而變成偉大城市!”
Steen Jastrup:
哥本哈根自行車道超過500公里
Steen Jastrup。丹麥Dissing+Weitling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建筑師。
丹麥Dissing+Weitling建筑事務所合伙人、建筑師Steen Jastrup來自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他在報告中說,騎行文化在哥本哈根非常流行,超過50%的民眾使用自行車作為通勤工具。來自丹麥的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慢行系統通行1公里,將產生近1歐元的健康價值,首都區域每年可因此減少約2.15億歐元開支,減少約110萬人次的病假。
Steen Jastrup說,哥本哈根有超過500公里的自行車道,要讓這些自行車道連成網絡,橋梁是必不可少的,前幾年還啟動了超級自行車道的項目,通過設置橋梁繞行一些區域,讓自行車可以順暢地、不受干擾地快速通行,讓市民有更多通勤選擇。
Steen Jastrup說,自行車橋梁不僅具有通行功能,更是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因此,在設計時,要讓橋路富有美感,和景觀較好地融合。在報告中,Steen Jastrup還跟與會嘉賓分享了丹麥碼頭橋、蛇形自行車天橋等代表性項目。
傅重龍:
運用前沿技術可助力項目策劃
傅重龍。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
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副總經理傅重龍以《3D實景+BIM技術在慢行項目策劃中的運用》為題,和與會嘉賓分享了慢行系統建設的前沿技術。傅重龍說,這項技術主要是運用傾斜攝影技術生成三維實景模型,在此基礎上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構建方案模型,表現真實的建成效果。在此數字信息模型的基礎上,還可根據需要進一步開展相關運用,如“虛擬體驗”,包括日照分析、夜景展示、四季變化分析等。在慢行項目策劃階段,運用3D實景+BIM技術有諸多優點,如能夠輔助方案設計,避免方案“太概念”和無法落地,在匯報時,還能準確表達設計意圖,節省設計師的精力。同時,實景方案模型還可以大大減少溝通障礙,讓決策者和設計者相互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提高決策效率。傅重龍還展示了平潭旅游步道BIM模型,以說明3D實景+BIM技術在項目策劃中取得的良好效果。
李鍇:
街道應該能夠寄托人們的情感
李鍇。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城市規劃四所副所長,城市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
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院城市規劃四所副所長、城市設計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鍇以《“慢行優先”導向下的上海城市街道空間設計》為題,分享了他在街道設計導則工作中的思考。他說,道路和街道的概念不一樣,道路強調的是交通屬性,而街道不僅是提供車輛、行人通行的基礎設施,還是城市的記憶載體,也是體現城市文化的場所,應該有助于促進人們的交往與互動,能夠寄托人們的情感。片面注重機動車通行的道路,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對街道生活和社區歸屬感的向往,迫切需要推動道路向街道進行“人性化”的轉變?!渡虾J薪值涝O計導則》提出了四個方面的轉變:從“主要重視機動車通行”向“全面關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轉變,從“道路紅線管控”向“街道空間管控”轉變,從“工程性設計”向“整體空間環境設計”轉變,從“強調交通效能”向“促進街道與街區融合發展”轉變。
項目點擊
近年來,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承擔了廈門多個慢行項目的設計,贏得了多方肯定和贊譽,這些項目包括已經建成的云頂路自行車快速道示范段、正在建設中的環東海域濱海旅游浪漫線和廈門健康步道項目等。
云頂路自行車
快速道示范段
廈門市云頂路自行車快速道是中國首條、世界最長的自行車高架道,起點位于廈門BRT洪文站,終點位于BRT縣后站,路線全長約7.6公里。項目充分利用現有的BRT橋下空間,將獨立的自行車高架橋布置在現有的BRT橋梁下方兩側,實現空間多層次的利用。全線共設置出入口11處,與沿線的BRT站點、地鐵站、公交站直接銜接,騎行者可方便地與BRT、地面公共自行車、地面公交車實現快速換乘。二層設置停車平臺、專用道連接線無縫銜接辦公、商業等建筑,方便市民使用。2017年,該項目榮獲“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
濱海旅游浪漫線
廈門濱海旅游浪漫線將建成濱海沿線的高級別馬拉松跑道,并以體育運動為核心概念,謀劃建設沿線多個運動主題公園,建設多元文體設施及場館,在同安灣打造充滿活力的文化體育產業帶。本項目在實現馬拉松賽事相關規則進行賽道要求的同時,結合觀光旅游、周邊居民休閑和健身需求進行設計。
廈門健康步道
廈門健康步道項目起于郵輪碼頭,終于觀音山夢幻沙灘,串聯了八山三水(筼筜湖、狐尾山、仙岳山、園山、薛嶺山、虎頭山、金山、湖邊水庫、五緣灣、虎仔山、觀音山)等廈門島中北部重要的生態節點,全長約23公里,形成貫穿本島東西方向的山海步行通廊。同時連接東西海岸及沿線周邊重要商業片區、公共活動場所、產業園區等,強化了沿線重要功能區塊間的聯系。項目采用新建高架步道與地面步道相結合的方式,預計2019年10月建成投用,將給市民提供一個集休閑、健身、旅游、通勤等功能于一體的步道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