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 債務不斷飆升至30億元 記者調查后發現,債務飆升或許是中盛倒下的最直接因素。 據悉,廈門市中院指定福建旭豐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旭豐)與福建中浩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中浩)為中盛破產重組一案聯合管理人。旭豐與中浩公布的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顯示,中盛集團現有資產(包括旗下子公司)約為6.8億元,以不動產及品牌商標等無形資產為主。同時,其負債總額(僅包括子公司廈門盛洲植物油有限公司)高達約30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將近400%。 今年7月20日,一場庭審將中盛集團幕后隱藏的財務危機暴露在公眾面前。在這場于廈門市中院進行的庭審上,中國建設銀行同安支行起訴中盛集團拖欠借款,共計美元本息約423萬、人民幣本息約1650.2萬。最終,原告建行勝訴,中盛向法庭請求給予4個月的寬限以籌措資金,沒能得到法院準允。 此外,記者了解到,中盛持有的廈門國際銀行735萬股股權也在之前被交行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公開拍賣,拍出了3470萬元,這些錢將優先用于償還銀行欠債。 招募公告也顯示,中盛集團及其子公司旗下的幾乎所有不動產、商標、機器設備等資產均處于抵押狀態。 記者查閱中盛集團官方公布的財務數據后發現,2017年是一個關鍵節點。在此之前的2014、2015、2016年,中盛的債額一直較為穩定,在5億元左右徘徊。但到2017年末,中盛負債總額突然飆升至13.2億元,同期資產總額約為9億元,債額首次超過資產。 探因 生產成本和資金壓力倍增 一家創立于上世紀90年代、歷經25年風雨滄桑的民營企業因何破產?這成為縈繞在人們心中的疑問。 根據旭豐與中浩發布的重整投資人招募公告,中盛集團原負責人稱,中盛陷入困境系由兩個原因所致:一是2007年至2011年間,食用油市場受到三次宏觀調控,“盛洲”食用油小包裝受到限價,導致中盛損失約9億元。招募公告中還公布了具體數據,其中提到,限價導致中盛價格成本倒掛,虧損2億元;此外,中盛在2008年至2015年間承擔貸款利息約2.8億元,4年間另損失了可預期漲價利潤約4億元。 二是由于各銀行收縮信貸,造成中盛流動性緊張,最終難補虧空。該分析稱,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間,多家銀行收縮了對中盛的授信額度,從最高額度26億元直降為17億元,降幅高達35%,中盛資金流受到重大影響。 關于中盛集團遭遇困境的原因也得到了證實。記者昨日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處獲悉,中盛集團一直專注于食用油市場,正因為限價和貸款縮緊,導致公司成本突然放大,資金壓力倍增。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不正當的惡性競爭或許也蠶食了中盛的市場份額,導致消費者對“盛洲”品牌真假難辨。2017年8月10日,中盛控訴福建鑫海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海)盜用“盛洲”品牌的特有名稱與包裝,給中盛造成了巨大損害。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最終審理查明,鑫海旗下品牌“金相玉”確實存在侵權事實,判令鑫海向中盛賠償20萬元。 |
相關閱讀:
- [ 08-31]廈門“放心糧油評選”現冒牌貨 市民購買時請認準授牌單位
- [ 01-28]廈門新春好糧油送優惠進社區 吸引大批群眾前來購買
- [ 01-28]8.5萬噸糧油充實米袋子 廈門市加大糧油產品投放市場力度
- [ 01-20]春節廈門市場糧油量足價穩 不過泰國香米或要漲價
- [ 01-18]節前糧油市場新亮點 好米好油扎堆上市有口福啦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