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延時服務實施數月,廈門各試點校開展得如何?
各校探索多樣的“留校時光”
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小學部課后延時服務老師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東南網12月1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林毅彬 文/圖)孩子放學時間比下班時間早,一些家長沒法在這一時段去接小孩,怎么辦?有些孩子“被迫”走進托班。有鑒于此,今年3月教育部發文倡導中小學校實施課后延時服務,各地教育部門積極響應。
為解決小學、幼兒園放學后孩子的看管難題,廈門市于9月1日起實施課后延時服務,全市數十所學校率先試點。連日來,記者對多所學校進行探訪發現,課后延時服務實施3個多月來,頗受家長歡迎,各校也在積極探索更豐富多樣的“留校時光”。當然,政策實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各方展開了有建設性的探討。
背景
課后延時服務9月開始試點實施
吳女士家住蓮前西路聯豐商城,有個上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夫妻倆工作“朝九晚五”。因為家中老人無法長期在廈門幫忙照看小孩,孩子從一年級起便被送進學校附近的晚托班。
“這也是無奈之舉,孩子下午3點50分放學到我們下班有一大段時間。”吳女士坦言,將孩子送托班只是權宜之計,“再克服幾年,熬到孩子初中就出頭了”。而與他們有著同樣困擾的,還有眾多雙職工家庭。
課后延時服務的出臺,吳女士拍手叫好,“我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孩子放在學校更放心,畢竟學校和老師都是孩子熟悉的環境”。吳女士說,孩子放學后參加了學校的國學興趣班,此外還有豐富的課后生活。
今年9月1日起,廈門市正式實施《廈門市推進小學和幼兒園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工作實施意見(試行)》。
據了解,全市有82所公辦幼兒園和小學進入首批課后延時試點名單。從9月份實施試點以來,近期又有一些學校被擴充列入試點。而對于課后延時服務需求量較大的海滄區,區教育部門已出臺文件,擬將延時服務擴大到全區公辦幼兒園和小學。
走訪
各校學生報名參與情況冷熱不均
記者了解到,在不少學校,課后延時服務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熱捧,以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小學部為例,該校超7成學生報名參與了課后延時服務。該校孫副校長介紹說,該校小學部共有2108名學生,參加課后延時服務的高達1580多名。
金雞亭小學也是試點學校之一。據記者了解,金雞亭小學學生規模為1149人,試行課后延時服務以來,目前有69名孩子參加,主要安排他們以自主閱讀和完成作業為主。
由于還在試點階段,一些家長仍持觀望態度。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康樂二小此前有100名孩子有意向報名,但實施后,學生陸續退出,目前不到30人。校方分析,這可能與校外托管機構有關,據統計,該校1700多名學生中,有700多人參加午托、晚托班;此外,部分家長認為家中環境更適合孩子。校方介紹,不論需求量大小,學校將本著為家長服務的態度,盡力做好,同時也建議引進公益機構豐富服務內容,增加學生興趣。
而湖里實驗幼兒園約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參加。據介紹,該園此前也有留園服務,一般由生活老師看管,學生自己選擇游戲項目玩耍。課后延時服務開展之后,班級里增加了帶班老師一起管理,并設計一些游戲和教育活動,豐富服務內容。
不少學校引進豐富的興趣小組活動
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作為海滄區首批課后延時服務試點校,以其優越的硬件和軟件條件,頗得學生家長和孩子歡迎。記者看到,大多孩子放學后仍留在學校,四年級的小丁正往音樂教室走,“我要去參加合唱,媽媽下班了就會來接我”。
孫副校長介紹,針對延時服務,該校展開豐富多彩的活動,涵蓋體育、音樂、美術、科學等38個興趣小組。此外,還引進校外有資質的老師入校進行機器人、3D創客、拉丁舞、跆拳道等10類社團培訓。
據了解,“留校”的孩子約有一半參加校內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另一半則在班級完成作業、進行閱讀等方面的訓練。對于沒有報名延時服務又在校逗留的孩子,學校也實行人性化管理,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加強家校溝通,“延時服務名額是固定的,我們不再放開”。
廈門五中小學部,則將少年宮活動與延時服務相結合,頗受歡迎。
據了解,該校設立了8個“臨時班級”,開展自主閱讀、完成作業等托管服務,并增加體育、美育等活動。每周二、周四,固定開設少年宮活動,如一年級,有讀美文、聽美樂、繪美圖等課程;二年級則設置家長講壇、部落小隊實踐活動等;高年級有樂高、機器人、武術等興趣班,還有思拓社、書聲社等社團。
探索合適的課后延時管理方式
金雞亭小學周副校長介紹說,學校課后延時服務的工作人員安排和后勤保障較為到位。第一,沒有相關專用教室,就利用一年級教室作為課后延時服務場所;第二,安排學校工友(保潔人員)在延時課后進行衛生保潔;第三,老師以輪流的方式進行跟班管理;第四,學校采取“雙考勤”,孩子在本班結束點名后,考勤表會移交給課后延時班再次考勤。此外,準點安排孩子離校,家長也應準點來接,不提前不推后,方便規范管理,也更能確保學生安全。
周副校長坦言,由于一年級的孩子不能留作業,識字量少且自我管理能力也較弱,老師在管理中需投入更多心力。對此學校將繼續摸索出一套適應各年齡層孩子的課后延時管理方式。
采訪中,有些學校的老師建議,對于未報名而又無法按時來接小孩的,應當補充細化規定,真正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對此,海滄區一所幼兒園負責人也提出,好的規定應該配套更人性化的細則,讓孩子、家長、老師都受益。
建議
引入社會“新鮮血液”全社會共同努力
一線教師劉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實施課后延時服務,其實也應該考慮到老師的需求,很多老師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希望不要再給老師太多壓力,一味要求老師奉獻。
采訪中,雙十中學海滄附屬學校的孫副校長也坦言,課后延時服務對孩子和家長是有益的,然而“隊伍龐大”對老師來說壓力增大了,有了更多的責任。由于參與延時管理的老師增多,學校無法進行“全員到場”的例會,她建議,可否靈活調整出一定的時間“留給老師”。
對此,廈門市某知名直屬校資深教育工作者王老師認為,課后延時服務是一項積極探索,將給學校帶來更多的挑戰和思考,如何給孩子們營造更有質量的課后生活,全社會應共同努力。
王老師建議,學校可以嘗試引入社工、大學生志愿者等,減輕教師壓力的同時能引入新鮮血液,比如廈門就提出可由經教育主管部門認定的校外公益機構到校內提供服務,組織開展體育、美育、科技等實踐培訓。
此外,對于已經相對成熟的“社區托管”等可繼續扶持,并加強對校外托管、培訓機構的引導規范,實質上解決家長后顧之憂,讓教育更具深度和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