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賽事吸引百余支隊伍參賽。戴舒靜攝
青少年成為傳承南音的主力。戴舒靜攝
廈門晚報訊(記者 顏梅麗 戴舒靜 通訊員 謝躍輝)昨日,位于廈門翔安區新店鎮的澳頭漁港特色小鎮格外熱鬧,廈門市第21屆南音比賽在此上演最后的決賽,決出了“最受觀眾喜愛獎”“最佳臺風獎”“優秀創作獎”等獎項。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有“廈門南音基地”之稱的新店鎮受到了各方的贊揚。本屆比賽在新店鎮舉行,是對當地保護和傳承南音的充分肯定,也讓各界看到了特色小鎮“歐厝南音泥土計劃”的前景。
賽事亮點
134個節目參與角逐首次迎來外籍隊伍
廈門市南音比賽每年都會給市民帶來驚喜和感動,今年也不例外。本次賽事自11月3日啟動以來,便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吸引了100多支隊伍、近千人報名參賽,既有專業人士,也有民間愛好者。參賽節目達134個,最終有45個節目入圍決賽。決賽于12月8日下午和12月9日上午,在澳頭超曠美術館舉行,并在多個網絡平臺上直播。
除了參賽隊伍數量多,今年的參賽曲目也精彩不斷,23個原創節目中,有5個入圍了決賽。此外,今年的比賽還有一個亮點——21年來,首次迎來外籍團隊。隊伍由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的7名學生組成,分別來自尼泊爾、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和菲律賓。
來自尼泊爾的尼朗介紹,他們從今年11月便開始練習籌備。由于閩南話說得不是很流暢,他們通過用音標標注,迅速背下歌詞。決賽當天,他們演繹的南音別具一格,贏得了陣陣掌聲。
獎項設置也有創新鼓勵更多新人新作
對于選手的表演,評委們也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對比往屆,本屆比賽選手的水平更高了,參與的年齡層次更廣泛,最小的只有4歲,最大的已經80歲。同時,作品創作更加用心,表演形式更加豐富,對南音既有傳承又有創新。
廈門市文化館副館長蘇華琦說,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南音并參與傳承推廣,今年主辦方在獎項設置上也有所創新。除了延續去年在個人青少年組、個人中青年組、團隊綜合組三個分組評出“十佳”和“優秀表演獎”外,還增設了“最受觀眾喜愛獎”“最佳臺風獎”以及“最佳創作獎”三個獎項。在優秀指導老師和優秀組織獎的評比上,也首次采取了積分制,鼓勵老師和各單位多推薦新人新作,以此帶動更多選手參賽。
表現優異
新店7個隊入圍決賽獲得10項榮譽
作為東道主,新店鎮在本屆比賽中成績突出。在45支入圍決賽的隊伍中,新店鎮就占了7支,分別來自歐厝、前浯、后村、彭厝、珩厝五個社區的南音社。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在優秀創作獎、優秀組織獎、個人青少年組“十佳選手”等7個獎項里,新店鎮的7支隊伍獲得了10項榮譽。“新店鎮南音隊伍今年表現突出,整體水平也比去年提升了不少。”蘇華琦說。
在入圍決賽的5個原創節目中,由新店珩厝南音社原創的《翔安老人真正好》,也贏得了觀眾的好評。這支隊伍成員的平均年齡超過70歲,他們通過這首原創作品,呈現了翔安建區15年來日新月異的發展,以及老年人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
歐厝槐聲南樂社的表現更加亮眼,不僅憑借原創曲目《鷺島風情》獲得了優秀創作獎,其派出的選手王雙喜也憑借曲目《白云縹緲》,榮獲個人中青年組“十佳選手”稱號。
全面推廣
全鎮成立14支隊伍注重“從娃娃抓起”
來自5個社區的7支隊伍入圍決賽,體現了南音在新店鎮傳承和推廣的覆蓋面和群眾基礎。
“目前,新店鎮共有14支南音隊伍,占全區的三分之二。每個季度,我們都會組織14支隊伍,舉辦一場南音大會唱。”新店鎮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說,南音大會唱為各社區南音隊伍提供交流、學習的機會。
如今,新店鎮還將南音納入社區書院特色課堂,除了開展日常教學外,區、鎮兩級還積極邀請南音專家走進社區,提供專業化培訓。
在推廣南音文化方面,新店鎮特別重視在青少年當中開展傳承。每個季度的南音大會唱,表演者都以青少年為主;2012年,后村小學成立南音興趣班,7年來,社區南音愛好者郭再發每周都到學校義務教學;東園社區南音社的成員每晚也都會在社區書院義務教孩子學習南音。
延伸閱讀
歐厝南音泥土計劃啟動
打造音樂文化旅游產業
南音在歐厝已流傳400多年,在當地有著深厚的積淀。這也是本屆比賽選擇在澳頭漁港特色小鎮舉辦的原因之一。
與本屆比賽同期啟動的還有“歐厝南音泥土計劃”。該計劃啟動后,澳頭的“美食美術”和歐厝的“漁港漁歌”將成為澳頭漁港特色小鎮建設的兩大品牌亮點。
為了更好地提升歐厝南音整體水平,進一步做好歐厝社區南音的傳承與創新,特色小鎮目前已邀請專業師資力量和高等院校進駐,每周為當地居民傳授南音技巧。南音傳習老師呂韶風不僅參與教學,還把中國音樂學院及該學院廈門校友會的資源帶到了特色小鎮。
目前,《歐厝音樂社區建設運營方案(建議稿)》也已出爐。未來,特色小鎮將通過“1間南音歷史博物館、25個音樂空間(工作室)、2條音樂產業帶、1所音樂培訓學校、1座音樂廳”的建設布局,為歐厝音樂社區的發展提供保障,以文化振興帶動社區發展。
隨著南音賽事、南音文化旅游等項目的落地,新店鎮將引導當地居民參與漁港經營,發展精品民宿、鄉村旅游、農家樂等創業項目,促進漁民轉產增收。此外,音樂也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過南音這條紐帶,促進當地精神文明建設,讓特色小鎮建設既有高度,也有溫度,并助推音樂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