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扮靚城市 擦亮文明底色 廈門城管部門深入推進“門前三包”、垃圾分類工作,全力塑造更加美麗宜居的城區環境 執法人員進社區開展主題活動,切實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 市容巡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積極向市民宣傳“門前三包”等相關政策法規。 廈門日報訊(文/圖 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張偉文 徐文德 陳俊芳)鐘宅西二路——湖里區精細打造的一條“門前三包”標準街,這里的沿街店鋪,每家店都嚴格遵守“一店一招”的規范,門面整潔美觀,櫥窗纖塵不染,步道更是被打掃得一干二凈,找不到一絲散落的垃圾。瑞景公園小區——思明區垃圾分類的示范小區之一,綠意盎然的小區通道旁,四色垃圾桶一字排開,旁邊就是圖文并茂的宣傳展板,在這里,垃圾分類早已是人人參與、人人倡導的文明新風尚……近日,記者隨市城管辦人員深入廈門街頭巷尾展開文明創建督導,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隨著城市環境整治提升和文明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一條條“門前三包”標準街、一個個垃圾分類示范小區,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讓廈門這座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綻放出更加璀璨的文明之光。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市城管執法局積極謀劃,持續創新突破、凝聚各方合力,建立健全精細化管理的機制,搭建起全民共治共管共享的“大舞臺”,使“門前三包”、垃圾分類工作成了全社會共同發力的“大合唱”,奏響了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樂章,為廈門新一輪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注入強大動力。 亮點1 深入宣傳發動 營造齊抓共管氛圍 走在廈門的大街小巷,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幕——店家只要將灶臺、桌椅擺到門店外頭,或是隨便堆放垃圾而沒有按規定分類,即便是這樣看起來不起眼的問題,也立馬會有街長、居民、志愿者來糾正。針對跨店經營和垃圾亂堆放對市容環境造成的影響、給群眾帶來的不便以及違反的法規政策,勸導者對相關店家耐心勸說,一旦拒不整改,勸導者會馬上拍照并協助城管執法人員取證,店家只好老老實實地把東西搬進店里,落實“門前三包”,并把垃圾清掃干凈、做好分類。 群眾的熱情參與,早已成為廈門城市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必勝秘笈。尤其是在“門前三包”標準街,群眾的力量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不僅自覺遵守,還積極參與美化家園的行動,讓城區更靚麗整潔、舒適宜人。 這股動力來源于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隨著“門前三包”、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廈門大街小巷的面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真正實現了質的飛躍,轄區居民享受著更宜居的生活環境、更高水平的生活質量,自然更加主動參與監督、維護。城市管理工作已經進入了一個良性循環。 這種人人共管、人人共享的良好治理氛圍,離不開前期深入的宣傳發動。今年以來,市區兩級城管部門積極通過《廈門日報》、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線上平臺,及時宣傳 “門前三包”、垃圾分類相關法規政策的要點和亮點,并同步結合線下宣傳活動,通過入戶走訪、開講座、舉辦主題活動等形式,持續提升“門前三包”、垃圾分類工作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與此同時,市城管執法局還不斷創新治理思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積極與街道、社區、企業黨組織開展聯創共建,搭建起一個又一個共治共管的平臺,凝聚強大的管理合力。“作為轄區的一分子,維護家園的整潔有序,原本就是大家該做的事,我們不僅自己要做,還要繼續發動更多人參與進來。”湖里區“AI禾緣”志愿者服務隊帶頭人陳淑禎的一番話,說出了全體熱心居民、志愿者的心聲。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