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來廈泡茶晚上返臺歇息 記者 潘薇 對于吳家瑩來說,作為一位來廈門創業生活20多年的臺商,兩岸“三通”的意義對他而言十分重大。 1997年,吳家瑩“登鷺”從事貿易業。他說,那時候從臺灣來大陸需要七八個小時,長途勞累奔波。如今,“十年過去了,兩岸‘三通’帶來的變化,我作為親歷者是深有感觸的。”吳家瑩說。 身為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常聽朋友講述這10年的故事。“有的臺干往來兩岸做業務,經常當周周五回臺灣,下周周一再回廈門。”吳家瑩笑著說,“‘三通’的實現,讓‘一日生活圈’變成了現實,早上可以坐飛機來廈門泡茶,晚上再回臺灣。更多的兩岸同胞循著‘三通’的足跡往來兩岸,拉近了兩岸同胞的感情距離。”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吳家瑩感慨道,那個年代余光中的《鄉愁》讓人潸然淚下,那時兩岸相隔。隨著兩岸“三通”,兩岸同胞的愿望都在一步步實現,《鄉愁》在兩岸同胞心中已悄然釋懷。 吳家瑩說,今年是兩岸“三通”十周年,十年來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的實現和深入,讓兩岸邁入了“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嶄新時代,為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實惠,造福了兩岸同胞。 從全面直航到招臺籍空乘 記者 雷妤 2008年12月15日,廈航MF885航班從杭州蕭山機場滿載起航,廈航成了兩岸包機截彎取直后從北線飛抵臺灣的第一家航空公司。廈航兩岸常態包機也正式啟動。 據老臺商們回憶,兩岸自1987年開放人員往來,但一直未實現直接通航通郵,臺胞“登陸”必須繞道香港,相當折騰。直到2005年,兩岸首次實現雙向對飛。2006年廈門成為當年春節包機的直航點之一,又迎來了與高雄間五十七年來的破冰之旅。 2008年11月4日,海協會和臺灣海基會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12月15日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正式開通啟用,標志著直接、雙向、全面空中通航變成現實。 作為兩岸空中航線主要承運商,十年來,廈航直航點實現從大陸的廈門、杭州等6個點到臺灣的桃園、高雄、松山3航點的航線網絡覆蓋,航班量也從每周8班增長至40班。近五年來,兩岸往來旅客人數增至52.6萬人次,貨郵運輸量增至3532.8噸。 這十年間,兩岸青年因兩岸通航得到了更多交流。2011年至2016年期間,廈航選派6期90名乘務業務骨干前往臺灣中華航空進行交流學習;2017年,廈航招聘首批60名臺籍空乘,今年又有一批新的臺籍空乘入職。 |
相關閱讀:
- [ 12-15]兩岸“三通”十年 廈臺越走越近
- [ 12-14]2018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在廈門閉幕
- [ 12-08]海滄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昨日揭牌 第五屆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同期舉行
- [ 12-07]不忘初心傳遞愛 第五屆廈門海滄兩岸義工嘉年華舉行
- [ 12-06]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臺資板”服務體系昨日簽約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